西西河

主题:【原创】十六岁的毛孩子兵·神炮手唐章洪㈠ -- 双石

共:💬121 🌺270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九毛九”指导员是个伯乐·神炮手唐章洪㈡

  

  新兵连结束的时候,唐章洪被分配到了第一三五团八二迫击炮连。

  这事儿挺出乎他意料的。

  他当时打探得来的消息是,上级是准备把他们几个“半桩毛孩子兵”,通通给打发到后勤和卫生单位去。为这事儿,好多小不点儿兵们也是急得上窜下跳,找这个领导“提意见”,跟那个领导哭鼻子,目的当然只有一个:要下连队,要打仗去。唐章洪虽然也提出了“下连队扛枪”的要求,但态度上还算“安份”:“服从组织安排……”

  而“组织安排”很快就下来了:唐章洪和其他5名有“学历”的新兵(其中还有比唐章洪“学历”更高的),被分配到了第一三五团八二迫击炮连。据说这还是该连政治指导员高静文来“相中”的——当时选兵的规矩是“技术兵种优先”。这位高静文是志愿军的“模范政治工作者”,有文化也有水平,“相人”的眼睛也贼毒,基本上是一相一个准儿。

  还有,这人儿是个山西佬,九毛九,小算盘,门儿清!

  至少,人“相中”了唐章洪,就说明人家还是有“伯乐”之明的……

  到炮连后,唐章洪被分配到了一班。这个班是连里头战斗力座次表上的第一位。按理,不起眼儿的唐章洪到这个班来压力应该很大,但他却很快就有了如鱼得水般地快活:那些让许多战士头痛不已的“弹道”、“密位”、“三角”等等课程和术语,他一听就能明白——就算一时不能明白也能死记硬背。实际演练操作时也爱动脑筋想办法,一本射表没多长时间就被他背得滚瓜烂熟,谁要问个啥,他想都不用想张口就能报出。第一次实弹打靶,好多新兵蛋子连炮弹都不敢装填,他挽挽袖子上来,就能炮炮中的,整出来了个“满堂红”……

  “那时候,吃饭睡觉蹲茅坑儿,我都在背这些数据”。

  退休前已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情报中心主任的唐章洪对笔者笑言。

  不过大半年儿,他就成了“特等全能射手”。全班除了班长班副,第三号人物,就是他了。

  再到了上甘岭,他那天地,可就更大了!

  上了阵地后,这个爱琢磨的小兵就把阵地周围远远近近的目标都测定距离,确定了诸元,还写成了小木牌在戳在炮位上。全班战友随时都能看到,随时都能默记,久而久之,记忆力再差的战友,也都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点看全图

左边那位就是唐章洪——他在戳写着诸元参数的小木牌哩!唐老说,这叫“闲时准备忙时用”

  而打从“冷枪冷炮对敌斗争”开展以来,他们眼瞅着步兵战友们见天儿打活靶,心里着实在挠痒痒。特别是他们炮阵地所在的537.7高地北山,“冷枪杀敌”战果累累还名声远扬,就连敌人那边都奉送来了一个“狙击兵岭”的“荣誉称号”。这让全班战友们眼热得不行,都吵吵着也要上阵去打一打解解馋……

  但在他们的炮阵地离前沿阵地有1000余米,炮火只能打到敌人前沿而不能打到敌人纵深。他们手中的八二迫击炮是“运输大队长”送来的战利品。跟同类货色相比,这个产品没什么大问题,有问题的是炮弹——建国伊始,军工标准未能统一,炮弹大都是民国时期的两种库存货:一是土八路太行兵工厂的“太行造”,加上药包最远只能打到1850米,另一种是国民党兵工厂的“金陵造”,加上药包最远可以打到2850米。所以打仗的时候,他们得根据目标的远近来选用炮弾:近目标哩,就用“太行造”,远目标哩,就用“金陵造”……

  所以,他们当时想法是,尽可能抵近敌人,用“单炮游击”的方式,找便宜。

  然而,他们“单炮游击”的第一仗,却是个败仗。

通宝推:老树,喜欢就捧捧场,鳕鱼邪恶,回旋镖,月光下的尘,老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