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话金庸之二:掌门人大会 -- 孙勇进

共:💬12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孙兄所言极是

我也认为民族自省是有必要的,比如不讲卫生,这些坏毛病是要去掉的,我反对的是过度的民族自卑,而且好好的经也会有人念错,鲁迅那里还可以算自省,是那种怒其不争的感觉,虽然有些地方也有过头,但是柏杨就已经开始偏激的愤怒,他的作品小说看过许多,他的还不能算完全的自卑,我觉得是偏激,而且牵强附会的很多,有点为了自己论点找论据的感觉,不是一个理智的人,而历史社会研究关键要的是理智。

柏杨那里还是偏激和颠覆传统,到了后来一些人就是民族自卑,认为中华民族处处糟糕了,这已经偏离了自省,而且有泛滥的趋势,还用《丑陋的中国人》这类偏激的书为论据,我觉得这不是好事,所谓过犹不及,自省是好,自卑就不应该了。

而且我觉得金庸写文还是多考虑娱乐,假如没这些阴谋诡计,每个人都是典型的坏人好人就没意思了,文学是不太可靠的,尤其是与科学的社会调查比较起来,问题是文学煽情,影响的人又比科学理性要多的多,但是我认为这种煽情的文学只能到一定程度,要是再上升对于建立理性法制的社会没有好处。

其实我个人认为现在国民的很多陋习是因为经济水平下降,道德约束不足的关系,经济水平下降不说,道德约束下降有很大的传统观念失去的因素,里面有文革之类的因素,也有如《丑陋的中国人》《厚黑学》这类书的关系。当时本就是传统道德失去的情况,这种论调对人影响很大,国民陋习其实就是他们的功劳。(西方道德有宗教的功劳,本来我们的儒教也是起到这样的作用,但是近代以来在各方打击下已经消失了。)其实,上层道德可以堕落,就象国家可以不讲道德,只讲利益一样,下层的道德一定要保持,因为平民才是国家的主体,组织可以只讲利益,但是个人假如也只讲利益没有道德,那世界就完了。

建立国民道德,重塑国民面貌我认为不是再过度的揭露打击,这种事已经做的够多了,泛滥了,再下去效果就不好了,而是建设,鼓励正面的道德,建立新的道德形象,而且应该也从已经被破坏的民族历史重建开始,还有文学。正如刺骨的北风只能让人把衣服裹的再紧点,暖和的阳光却能使人敞开心扉。现在是建设民族道德的时候,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伟大的道德,而建立道德的方法不是批评,而是建设。孙兄觉得如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