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明朝的士风变化 之一(明朝中前期的政争和士大夫研究) -- 何足道

共:💬5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万历,天启年间的政争(东林党人的表现)

明朝的历史到了万历年间,进入了一个转折点。万历前10年,张居政专政时期和万历亲政的头四年(万历11年到14年),朝政比较清明。士大夫的表现也没有什么可提的。但从万历15年开始,酒色财气都占了的明神宗开始怠政,开始20多年不理朝政了。而晚明的党争也从万历中叶开始了。万历以后的党争特点有三:一是党同伐异,彼此攻击,将本党的好恶变成判断是非的主要标准,二是对立的两个派别在分野之后,各自一直保持其基本阵容,直至明亡,三是融合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种斗争。

万历党争开始就是以所谓的正邪之争开始的(关于汤纲,南柄文所划分的正邪两派,我并不是太赞同)。首先是争国本,万历因为宠爱郑贵妃,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迟迟不立自己的庶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结果朝臣们力争,经过15年,神宗最后被迫立朱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的胜利,在士大夫中培植了正气。随后的几次京察(就是京官考察)和楚宗案,都是正邪之间的交手。他们之间的党争主要是争夺首辅和朝中的官员任命。到了万史32年,东林书院落成,所谓的正派转化为东林党,随后就是东林党和宣昆齐楚浙五党的斗争。基本上每次京察,东林和宣昆齐楚浙五党都要在官员任用上进行一场斗争。但在万历后期的党争中,东林党逐渐落入下风,到了万历末期,东林党人大半被排挤出朝。

这个时候,发生了著名的挺击案,在挺击案中,东林党主张继续追查张差是否真疯癫,而浙党为保全郑贵妃,不主张继续追查了。但东林的王之?u去利用威逼利诱,套得张差口供。终于知道张差是受郑贵妃手下两个太监刘成,庞保指使。(张差到底是否疯癫,一直没有定论,据国榷的作者谈迁访查,谈持真疯论,说张实际上是和刘,庞二人有仇)张差和两个太监都被处死,但调查也就此止住。挺击案,东林党获得了胜利。随后的辛巳京察中,五党大为得势,将东林党人大肆排挤出去。一直到万历死前,五党在朝廷中大占上风。

随着神宗去世,光宗即位。东林的势力重新抬头,因为东林在争国本和挺击案中对光宗的帮助很大,所以光宗大力起用东林党人。但光宗仅仅即位一月,就因为食红丸而死。

随着光宗的死,三大案的红丸案和移宫案又给东林党人提供了表现的机会。移宫案是在光宗死后的第二天,左光斗,杨琏等人让既不是光宗正宫,也不是熹宗生母的李选侍移出乾清宫,不准他和熹宗一起居住乾清宫。因为司礼太监王安在东宫时就和李选侍不和,所以在移宫一事上王安也支持东林。《明史》中为了替东林说话,说李选侍和客,魏是一党,这是不正确的。从当时的情况看,李和客,魏并没有合作的基础。在左,杨等大臣在宫外促请,熹宗和王安在宫内催逼下,李选侍被迫移宫。虽然《明史》中说,李选侍不肯移宫是想以拥皇太子以自重,但东林逼李选侍移宫也是担心会出现武则天垂帘那样的事情(东林对李选侍在东宫时的为人和所为也有所了解,所以有此担心)当然最主要的,东林党是从维护自己集团的利益方面着想的。从当时的情况看,王安和东林在移宫中获得了胜利,但从后面的历史发展来看,东林这些书呆子们输得很惨,因为光宗的皇后早亡,李选侍移宫后,后宫没有女主主持。熹宗因为年幼,所以只能依靠乳母客氏,客氏成了皇太后,魏忠贤成了监国。移宫这件事上,东林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利益为后面自己集团毁灭张本。

移宫后,东林党人又继续清算红丸案。本来光宗的死因从现有史料看,也很难断定就是因为红丸致命,但王之?u偏说今之红丸必是前时挺击主使人相同。但从情理上分析,光宗死有儿子即位,也轮不到福王,而且福王已经就藩洛阳,根本也不可能有此意。最后因为实在没有什么证据,只能将红丸案两个直接责任人,崔文?N南京安置,李可灼遣戍。

因为在移宫案中熹宗对东林有好感,所以从天启元年到天启4年,明朝朝政处在东林党的掌控之下。东林党继续打击浙,楚等五党,将朝中的“邪派”多数清除。

对于东林党以及他的前身和浙,楚等五党的党争,我个人的看法是无所谓的正邪之分,因为党同伐异者几乎都非善类。和中晚唐的牛李党争,北宋末的新旧党之争一样,东林的内部也是鱼龙混杂,仅仅因为政见不合,就将对方列为奸党,只能说东林党是一个有着强烈门户之见的小团体。看看东林党在掌权的近4年时间里作了些什么吧,除了打击政敌外,无它。东林党执政期间最大的失算是,他们没有借鉴历史,象前面提到的三杨敷衍王振,张居正结好冯保那样。对魏策略些,毕竟魏忠贤在杨涟弹劾他24大罪前,并无意过多干预朝政。从明朝的历史看,外朝如果不取得太监的支持,最后还是一无所成。

因为李选侍被清除。熹宗在宫中只能依靠客,魏。这就为魏忠贤专权提供了契机。天启4年下半年之前,主动投靠魏忠贤的士大夫很少。虽然客魏联合收拾了王安,但也只能控制内廷,外朝还力不能及。但天启4年6月,杨涟鉴于小皇帝受魏忠贤的影响太大。于是上奏魏忠贤24大罪,要求诛杀魏。这个弹劾魏忠贤在东林党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有人就认为内无张永,外无一清(这两人是当时解决刘瑾的关键人物)很难成功。既然杨已经上奏了,箭在弦上,紧随杨涟,东林党人纷纷上书参奏魏忠贤。这里只能说东林的人对曾经的历史是太淡漠了,刘健,谢迁参刘瑾,高拱弹冯保最后的下场他们难道没想到吗?而他们的结局比前面几回弹劾太监的大臣们都惨多了。东林党人的自杀性行为,使魏忠贤意识到,如果不清除东林,自己的下场就会象刘瑾一样。因为魏忠贤得到了熹宗的支持,在这场斗争中,自然是最后的胜利者,魏开始报复东林党人,因为天启皇帝忙于木匠活,朝事都付于魏忠贤为之。此时(天启4年下半年)开始,在魏对东林党人取得胜利后,投靠魏的士大夫激增,阉党正式形成。在天启4年底到5年初,朝廷中的东林被排挤殆尽。阉党进一步迫害东林党人,先是杨涟,左光斗等6君子狱,然后是高攀龙等7君子狱,东林的几位领袖人物都被害死于狱中。阉党工部侍郎崔呈秀向魏忠贤进《同志录》,备载东林党人姓名,又进《天笔录》为皆不附东林党者,左都御史王绍微编东林108人为《点将录》。天启朝是明朝最黑暗的时期,士大夫们有组织地倒向太监,给魏忠贤当干儿子,在各地给九千岁建生祠。

明朝士大夫和宦官的分野在正德年间已经不甚明显,但了天启年间,士人和阉人已成同流合污之势。

明朝的士大夫已经无耻到了极点了。宦祸并非明朝独有,汉唐也有宦祸,宦官也很凶恶。但东汉的士大夫们坚持和宦官斗争,虽然党禁。但士大夫拒绝和阉人合作,在黄巾大起义的影响下,宦官集团被迫让步,解除党禁。晚唐甘露之变后,宦官虽然气焰嚣张一时,士人虽然畏惧阉人,但也鲜有主动投靠的。只有明朝,士大夫居然狐假虎威于宦官。《明史》的阉党传在24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明的宦官未必猛于汉唐,但明的士夫无耻程度远迈汉唐。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