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张厂长的故事 -- wqnsihs

共:💬1669 🌺13999 🌵6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几点不同的感想

》我们外贸要看效益发奖金,谁能做就给谁做,为什么老国企渐渐就不能参加竞争了?

本大引申到国家体制上去了,我觉得谈远了,咱就说说外贸。外贸也是一笔烂帐,不能总说事情的一个方面,上海那么开放的地方,上海的外贸企业被抄也是多方面因素,不给他们挂靠企业造成重大损害,谁管你啊.

原来我也小小听说过一点大连95-02当地外贸的事情,说说东北的外贸。2002年之后开发进出口权了,这些现象就不存在了。

1)大连国营外贸公司都亏损,而且是巨亏。(90-97)

大连国营外贸公司的模式,有点儿和南方的类似。正如你说的国外有单子了,业务员拿单子比如罐头,海产品,纺织品,自己找个乡镇企业,谁的价格低,谁的质量好就用谁的,而且乡镇企业也给回扣,加上个谁的回扣多就用谁的。结果是业务员赚钱,国家赔钱。因为外贸有风险,不是单单都赚钱,对方有各种理由不付钱,或者索赔,出现问题了,业务员是无法承担责任的,结果是国营外贸公司亏损。大连外贸负债几千万的同时,哥哥业务员富得留油。最后大连国营的贸易公司坚持不下去了,倒闭了事。

2)依靠分公司单位(93-97)

眼看依靠业务员办事不成,改为分公司制度。就是分公司使用母公司的进出口权,借个名字成立分公司,自负盈亏,承包给个人,然后给母公司上缴利润,比如沈阳粮油进出口在大连办分公司。搞活是活了,但是这种赚钱自己留,亏钱归母公司的现象还是没有改变,几年下来也是一笔糊涂账,也销声匿迹了。

2)外挂单位(95-00)

分公司也不成了,原来做外贸的这些业务员分公司经理真正的独立了,自己成立公司了,借有出口权公司的帐号搞进出口。

这个开始才真正理顺了关系,既是外贸的春天,也是民营企业的春天,也是最混乱的时刻。本大说的倒卖指标就是这个时刻。各路神仙齐出,但是有一条不变,赚钱归个人,赔钱就关门走人,把债留给开信用证的公司。

所以单纯指责东北国营的生产企业是不公平的,外贸公司也是一笔损公肥私的烂帐。说什么我们外贸要看效益发奖金,谁能做就给谁做,那么赔钱的时候,你能赔得起吗?还不是拍拍屁股走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