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双面月球:冷战太空竞赛与我们的故事 -- 万年看客

共:💬231 🌺22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鹰熊相争2

阿列克谢.列昂诺夫上校

太空传输部队,共青团大道,莫斯科

1969年7月21日的早晨,莫斯科共青团大道上,名为太空传输部队的军用引擎研究中心正式落成。这个机构里集中了当时最先进的情报采集和监视设施。那天上午早些时候——也就是休斯顿的晚上——所有的监视屏幕和无线电接收器都对准了离我们这颗行星25万英里之外的地方。

当时在场的有几位航天员——可能是第一组里的十个人——还有许多高级军官,此外还有月球项目方面的情报专家。屋子里挤满了人,我们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阿波罗11号发回来的模糊图像,看着她操纵者老鹰号登月舱向月球表面降落。

两个月之前我观看了阿波罗10号指挥官汤姆.斯塔福操纵他的月球舱在距离月球表面几公里的高处飞行。很明显,下一次的阿波罗任务就要试图着陆了。我原以为美国人会挑7月4日国庆节的时候进行登月,但是12天之后的7月16日,阿波罗11号升空了。我们知道,这次他们肯定要登月了。

此时此刻,很明显我们无法执行类似的任务。问题缠身的N-1火箭使得我们无法在年内甚至来年进行登月尝试。因此那个7月的早晨,我站在电视机前,心里百感交集。

阿波罗11号飞离肯尼迪角的时候,我默默地为他们祈祷。我希望人类能够成功踏上月球。如果不能是我,那就让他们成功吧,我想。我们俄国人管这个叫“白色妒忌”——妒忌与钦佩的结合。我妒忌美国对阿波罗11号一直如此关注,现在他们已经实现了人们的期望。但是我同时也满心钦佩,钦佩他们的成就。

我看着粗糙的黑白图像中尼尔.阿姆斯特朗试探着爬下登月舱的舷梯踏上月球时,那感觉实在奇妙无比。我屏住呼吸,看着他用一只脚的脚尖先轻轻碰一下月球的土壤,然后才从踏板上抬起另一只脚,双手松开纤细的金属梯,完完全全地站在月球的表面。

只有两次电视转播曾给我带来如此的震撼。阿波罗11号的登月与2001年的911事件。

前者是人类能力的极致,是对人类勇气与智慧的礼赞。后者则是人类邪恶的极致。我深深地感到,如果那些犯下后者恶行的人们见证过前者的壮举,他们永远不会有胆量犯下这等滔天大罪。

1969年7月21日早上的短暂片刻,所有人都忘记了我们是不同国家的国民。这一时刻团结起了整个人类。即便我当时身处军事研究中心,身边的军人们正在目睹着另一个对立的超级大国的成就,鼓掌之声依然不绝于耳。

不过很快庆祝的气氛就被专业谈话取代了。航天员们开始讨论在月球表面行走跳跃看上去多么轻松。我们一致同意,将来我们到了那里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

有一名军官知道我一直在接受关于月球项目的训练,他走过来拍了拍我的后背。

“就是这么一回事,”他说道。“这就是你将来的任务。”

从那一刻开始,人们看待月球的方式再也不一样了。我曾经花费过许多时光通过望远镜凝视那个银白色的球体,我曾绘制过它的图画,我了解它表面的每一处起伏。但那天晚上,当我回家再次拿起望远镜的时候,我能想到的是那里的表面上已经留下了人类的足迹。这一成就让我为全体人类而感到骄傲。

几天之后的一次聚餐上,我们全体航天员一起举杯祝酒,祝阿波罗11号的组员们平安归来。

并不是我国的每个人都为阿波罗11号的成就而高兴。米辛就大受打击,并开始为我们的失败寻找借口。他把美国人的成功归因于NASA的经费远多于我们。有人估计按照1969年的标准,阿波罗计划总共耗费了240亿美元,而我们花在登月项目上的卢比换算成美元大约是100亿美元。

他的抱怨忽视了我一直坚信的一点:要不是米辛如此痴迷于无人绕月任务,迟迟不肯将飞船交给航天员,我们本可以率先完成绕月任务的。

党的领导人没有就阿波罗11号进行公开评论,尽管他们的确向美国寄去了一封祝贺信。报纸也没有进行什么报道,《真理报》基本没有谈及阿波罗11号的发射,登月的事情也只在夹页里做了报道。

报道更多提到的是美国将各国国旗带到月球表面的举动,并对此表示了感谢。直到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已经成为国际头条的第二天,苏联电视上才播放了一条关于阿波罗任务的简短画面。

没有对阿波罗11号登月进行实况转播是最为愚蠢而短视的政治决定,动机是骄傲与嫉妒兼而有之。苏联为了这一刻已经筹备了如此之久,有人觉得不能播放他人实现属于我们的目标的画面。我们的国家把政治计算放在第一位,结果是剥夺了广大公民们享受这一喜悦时刻的权利。

我国媒体更加关注的是次月美国新任总统尼克松承诺从越南撤军的演讲,对此给予了大量篇幅。

越战是这个十年里最重大的事件,军民死伤如此之多,很明显只有通过政治才能彻底制止杀戮。承认如此之大的人命牺牲毫无意义很可能是灾难性的,但是美国人民已经受够了。无论是美国还是俄国都不应再行干涉其他国家,越南就是前车之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