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乱侃几句分果果,兼论陈寅恪妹妹太乐观了 -- didadi

共:💬77 🌺3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外部扩张和连带的对内影响不容小看。所以

反右是必需的,他们的买办思维和犬儒,导致的内部封建意识,对谁都没好处,包括被他们抬的相对高的,中高阶层。

仅就中高阶层来说,外扩可以增加国内可调配资源总量,并最大限度防止不当的内部资源外流。

为缓解国内阶级矛盾,提供基本的资源基础。

再在主观上在固有资源调配上,进一步偏左,加强调配中的向中下的倾斜,就可以实现中间偏左的社会形态,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1/01/04/20110104000032.html

人民币“扩势”猛 在东南亚取代美元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崔有植 (2011.01.04 15:48 /更正 2011.01.04 17:51)

去年12月在香港金融市场,投资者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中国政府发行的人民币国债上。此次发行的人民币国债总额为80亿元人民币,但申购额达到571亿元人民币,超过发行额的7倍。在80亿元人民币国债中,50亿元面向机构投资者,但足足吸引了500亿元人民币,创下了10比1的竞争率。据悉,由于竞争激烈,3年期国债利率跌至1.0%,但申购成功的机构依然欢声雷动。韩国央行——韩国银行北京代表处有关人士说:“即使利率低,只要人民币升值也能收益。最近在香港金融市场中国国债是最受欢迎的商品。”

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扩势”迅猛。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且中国政府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今年在法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重建国际货币体系问题将成为正式议题,届时作为“亚洲代表性货币”的人民币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在2009年7月把上海、深圳、广州等5个城市指定为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城市,向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第一步。并在仅隔一年的去年6月下旬把中国国内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至20多个省市,同时把可进行贸易结算的国家扩至全世界所有国家。中国政府可能认为,即使短期内存在一些副作用,也要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就能大大减轻为应对金融危机要储备大量美元的负担。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说:“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目的是在贸易结算中提高人民币的使用,降低对美元的依存度,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第一步后,人民币使用量迅速增加。截至2009年年底,人民币贸易结算额(累积)只有36亿元,但去年前三个季度分别猛增到184亿元、487亿元、1265亿元。在所有结算额中,80%是中国国内进口企业支付给海外出口企业的钱。虽然在中国进口总额中占据的比重不高,但人民币正在迅速“走出去”。

随着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蓬勃发展,在香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民币场外市场。香港每月人民币交易额从去年上半年的40亿元蹿升到年底的700亿元。香港金融机构利用丰富的人民币资金,纷纷推出债券、期货等各种人民币相关金融商品。

据悉,马来西亚央行去年9月在香港场外市场购买了价值100亿美元的人民币计价债券,震惊了国际金融市场。这是人民币首次成为其他国家央行的储备货币。北京金融界的一位人士表示:“如果加上通过边境贸易等东南亚和中亚国家持有的人民币,在海外流通的人民币规模超过1万亿元。”美国连锁店麦当劳和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公司等去年下半年在香港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公司债券,在中国当地筹集所需资金。

进军中国的韩国企业之间的人民币交易也变得频繁。现代重工从去年10月开始在中国国内制造工厂和韩国总公司交易中用人民币取代美元。公司有关人士说:“可以节省美元兑换费用,而且还可以降低汇率浮动风险。”韩华石化也从去年12月开始进行人民币交易,据悉三星重工也准备进行人民币交易。友利银行中国法人部长Jang Hui-suk说:“在向进军中国的韩国大企业供货的韩国中小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用人民币结算。”

http://big5.china.com.cn/law/txt/2006-08/14/content_7073731.htm

中美執法合作為引渡條約鋪路 外逃貪官難遁逃

中國網 | 時間: 2006-08-14 | 文章來源: 民主與法制時報

中國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長周永康訪美,聯合簽署打擊刑事犯罪的備忘錄,被看作是中美執法合作領域內的一個重大突破。

專家在接受《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這些備忘錄體現了中美雙方在執法領域中相互理解的進一步加深,也為雙方的進一步合作乃至簽訂更高級別的條約開闢了重要的途徑。

中美執法合作鋪路引渡條約

“美國政府認為中國外逃貪官應該被繩之以法。”2005年11月,美國司法部長岡薩雷斯應邀訪華時如是說。

8個月後,岡薩雷斯在華盛頓又見到了他的老朋友——中國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長周永康。2006年7月26日至29日,應岡薩雷斯的邀請,周永康對美國進行了正式訪問。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有關反恐情報資訊交流與合作、打擊網路犯罪、加強執法人員聯絡與交流、禁毒、中國公安部國際合作局與美國國土安全部移民海關執法局加強合作等方面的一系列備忘錄。

歷史性的回訪帶來了中美司法合作的新成果,美國《僑報》刊載分析文章稱:中美司法合作,外逃貪官途窮。中美聯合簽署打擊刑事犯罪方面的備忘錄被認為是兩國在公共安全和打擊刑事犯罪方面的最新進展,也是東西方兩個大國為穩定本國與對方國家的社會秩序提供了合作的保障。

中美執法領域的重大突破

7月29日,周永康結束訪問美國之際,雙方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和美利堅合眾國司法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執法合作的聯合聲明》。

聲明稱,雙方共同回顧了近年來中美兩國在執法領域開展的業務交流與合作,一致認為,中美執法合作是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已成為兩國關係中的亮點。自1997年發表載有加強中美執法合作內容的《中美聯合聲明》以來,兩國執法部門保持著密切的高層接觸和業務交流,在許多領域開展了互利合作,建立了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會晤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

雙方決定進一步加強執法領域的合作,在符合中美兩國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促進雙方在緝捕和遣返在逃犯罪嫌疑人,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毒品走私、偽造貨幣和洗錢犯罪以及遣返非法移民等方面的合作,雙方願意在打擊網路犯罪、毒品犯罪、侵犯知識產權和反恐情報交流、執法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並達成《中國公安部與美國聯邦調查局關於反恐情報資訊交流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等五個相關備忘錄。

“此次兩國的交流應該被看作是中美執法合作領域內的一個重大突破。”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世洲告訴《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如王世洲所言,國內許多知名專家對此訪問也給出了較高的評價。在很多專家眼中,這些備忘錄體現了中美雙方在執法領域中相互理解的進一步加深,也就為雙方的進一步合作乃至簽訂更高級別的條約開闢了重要的途徑。

外逃貪官面臨窮途末路

外逃貪官,一個近年來頻繁見諸國內媒體的高頻詞彙。

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貪污腐敗也成為嚴重問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美國就成為中國一些刑事犯罪分子的避風港。2004年有權威部門曾出具報告指出,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大約有4000名腐敗官員或其他人員逃往國外,帶走了約500多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廣東省近年來失蹤官員高達790名,外逃官員有1240名,而北京市有442名官員外逃。

中美之間第一次以非引渡的方式合作追逃貪官,是兩年前把逃到拉斯維加斯的貪官、中國銀行廣東省開平支行原行長余振東押解回中國。美國聯邦調查局及海關、移民局攜手偵查此案,費時一年多,同時將贓款數百萬美元全部封存,移交中國公安部及有關機構。

余的歸案,被認為是《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協定》在中美兩國司法部門聯手打擊腐敗犯罪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黃風,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此前曾經在中國司法部工作了14年,是司法部司法協助外事司正司級巡視員,長期參與我國對外司法協助工作,並在余振東案件的調查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黃風認為,雖然該協定的力度目前還無法使貪官陷入窮途末路,但在實際操作中,對於限制貪官在國外的生存空間,營造促使其被遣返回國的大環境,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國的犯罪分子有可能逃往他國的時候,該國的執法人員通過兩國之間資訊共用的合作,已經獲得這個犯罪嫌疑人的種種資訊,並可以授權該國的執法人員將其逮捕。而一旦嫌疑人被拘留,對方國家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要求押回本國審理,這給敢於以身試法的不法分子以強大的震撼。”美國華文報紙《僑報》認為,此次中美聯合聲明對打擊外逃貪官無疑是提供了一條有跡可尋的法律通道。

在談到此次中美司法合作的具體內容時,黃風認為此前我國在打擊外逃貪官方面之所以缺乏較為成功的案例,關鍵是由於中美兩國社會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也不同,雙方暫沒有建立司法引渡關係,這對合作打擊國際犯罪帶來一定困難,使犯罪分子有脫逃的機會,也使一些貪贓枉法的當事人有了可乘之機。

“雖然目前這個協定的簽署沒有直接導致引渡合作的開展,但是在執法合作上有新內容,特別是對外逃人員的緝捕方面有新措施。從發展歷程上來講,對推動中美兩國司法合作的進一步開展,最終簽訂相關引渡條約具有推動和促進作用。”黃風做出了較為樂觀的評價。

“在打擊外逃人員方面,當前我國的外逃人員主要指外逃的貪官,從簽署的相關文件來看,雙方在這個方面的合作,將主要針對以非法移民身份逃到國外的人員。”王世洲則認為此次簽署的相關文件只能“從一定程度上打擊外逃貪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