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稗读史记之释题 -- 无心之云

共:💬47 🌺5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项羽的短板是范增

项羽的失败,很多同情的人认为是功亏一篑,在鸿门宴上没有听从范增的建议,就地解决刘邦,才有垓下之败。这一点就连刘邦,这个楚汉相争的最重要的当事人都这么认为。他在汉王五年,已经战胜了项羽的时候,总结经验时,他说,他一直信用三个谋士,而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信用。但其实,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如果项羽信用范增会如何呢?在鸿门解决掉刘邦,就能免去垓下的命运?

依我看来,项羽不是败在垓下,他是早早就被限制在盱眙,早早就败在新亭。这两个历史时期,都有身为项氏军事集团的唯一智囊范增清晰的身影。盱眙之后,项氏就背上不必要的沉重的道德包袱,新亭之后,他就使自己处在战略的劣势。无论有没有刘邦,项羽都难以完成他望着秦始皇说的“彼可取而代之”的宏愿。而有了刘邦,则注定了他最终失败的命运。

项羽和他唯一的谋士范增,他们之间没有互补,范增更不曾对项羽有过纠错,使他从错误的战略决策中走出来——鸿门宴上不杀刘邦并不是项羽的错误决策!因此,相比较刘邦军事集团中的张良和萧何,范增,无疑是项羽军事集团的一块短板。

首先来看看太史公对范增的描述: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年七十,素居家,表明其一直不得意。而好奇计,则表明他是个爱琢磨些纵横捭阖的与居家过日子无关的事的人。说到底,就是爱琢磨纵横术。秦统一之后的十一年,纵横家便集体失业,因此难怪乎范增年七十而不曾得志。此前范增有没有负笈出游过,碰没碰到过知遇,则不载于史。

总之,他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一直未曾得志,却一直在钻研奇计,表明他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一个垂垂老矣不曾得志过又不安于现状的人,多少会有些性格上的偏激。会自视过高,不能容人。而长期居家,在隔绝的环境中钻研奇计,也缺乏对时变的观察和顺应,因此,他的战略目光并不深远,只看到一些眼前利益。

他出山的第一个计策,便为项氏家族埋下了地雷。在陈胜吴广首创大义,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并被广泛接纳,天下豪杰各怀称王之心,且前有陈胜自立为陈王,后有武涉自立为赵王,这两个未尝闻先世之有贵者的人称王并得到拥戴之时,他劝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义帝,已有违时变。当然,他的理由是这样可以将楚国的遗老遗少聚拢在楚国的大旗之下,从而增强由项氏家族实际掌控的军事力量。这个理由乍看之下很不错,可似乎预期的效应没有起到什么。项氏家族的班底并没有加厚,项梁手下的部队还是自带的八千人马以及陈婴主动交给项梁管理的二万人马,加上黥布和蒲将军带过来的兵,七七八八加起来共六七万人马。这六七万人马都是在立义帝之前就有的,立义帝之后,项梁的军队并没有在这个基数上得到明显的扩大,但造成的后果则是项氏叔侄日后所难以承受的。

立义帝而项梁“自号为武信君”,这就摆明这位手握兵权的人是打算将义帝作为傀儡对待的。但这个傀儡又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一直立下去,则对己不利,一旦想丢弃之,又有亏于道义。几年之后,项羽不得不面对这个难题。他将义帝先是放逐,后再杀害,从而背上了弑主的恶名。让政敌抓住这一点,拼命的攻击。

有意思的是,项羽弑主之时,范增作为项羽的高参,他并没有阻止,也没有离开。他的行止,很耐人寻味。这种局面会不会又合乎他的奇计呢?我不敢妄诬古人,暂且存疑。但有两点可以说,一是证明当初范增献计之时,思虑得不远,以至于今日之我否定了昨日之我,至少不能坚定地支持昨日之我。二是项羽杀义帝的时机选得不对,太早了,因为他还有早已证明了能力不亚于自己的对手,所以义帝当时还是一个值得利用的资源。既然灭秦之后不便立马着手消弱潜在的对手,等分了天下,这件事就必然要提上议程,不然,何以最低程度的巩固自己霸王的地位,且不说统一全国。如果挟义帝以令刘邦,给他出难题。刘邦听,则自损,不听,则以义帝之名讨之。急急忙忙将义帝杀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项羽君臣胸无大志,就像樊哙在咸阳数落刘邦的话,只想做个富家翁,有九个大郡在手就足够了。

对范增的出山第一计,后世有人写诗评价道:毕竟亡秦安用楚,区区犹劝立怀王。道出这一计的没必要和累赘,不是没有道理的。

此后,项梁兵败被杀,项羽踩着卿子冠军的尸体上位之后,项羽在最关键的时候作出最致命的错误的决策时,我们看到的范增,要么是默许,要么就是与项羽同声共气——他并没有看出这个决策会产生什么深远的不利的影响,他赞成了。而无论是默许还是赞成,在那样的关键时刻,范增的表现都是失职的。

这个决策就是在新安,坑杀二十余万秦国降兵。

坑卒的原因,仅起于往关内行军途中,项羽听到受到诸侯军报复的秦国降兵的一些言论。这些言论根本就谈不上是对诸侯军的仇恨和抱怨,只是疑惑能不能攻下秦国,如果不能,他们作为已不再能被秦国律法宽恕的降兵,他们的亲属将受到他们的牵累,被严苛的秦法处决掉。

这些言论其实表明的是,这二十余万秦兵已经认识到了,他们除了跟着诸侯军全力破秦之外,已毫无退路。如果项羽军中有人能看出这点,只须稍微改善一下秦兵受欺凌的环境,再加以激励,这二十余万的秦兵就能为己所用。

况且,二十余万秦兵,也就是二十余万的秦中子弟,他们的亲属是个什么样的数量呢?在这些极大量的秦国人心中,坑杀他们归降了的子弟的诸侯军,不,他们的怨怒会集中到诸侯军首领项羽身上,将视项羽为何等的不信不仁之人,他们对项羽会是怎样的切齿痛恨和不屑的?

作出这一决策并予以实施之后,项羽就失去了关中这块最佳的战略基地,他自己断了自己在关中称王的路以及因此带来的一系列战略上的优势。毕竟,得人方能得地。杀降之后,民心不说丧失殆尽,恐怕也差不多了。关中,这个经过秦国数百年的积累和开拓,以及对诸侯国的掠夺,加上百余年不曾被兵燹残破的地方,在当时,还有别的地方好过关中吗?

范增当时在哪里?可以肯定,他在军中。因为不久以后的鸿门宴上他出现了。这样重大的事情是瞒不过他的,如果他要反对,动手之前或动手之后都来得及。问题是他看出了项羽这个决策的重大错误之所在吗?假设这项决策不是他提出的,至少,他没有阻止。他没有纠错。他失职了。

谋士的重要职责,除了献策,还有纠错。在这方面和范增相比,张良做的很出色。当刘邦在荥阳听从郦食其的建议准备分封六国之后时,他敏锐地发现这一建议的错谬之处,并予以指出,使刘邦收回成命。郦食其的那个建议也很致命,是毁灭性的。和项羽相比,刘邦幸运的拥有能纠错的谋士,而项羽没有。

进关之后,在鸿门接受了刘邦的伏低做小的项羽又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他焚烧了阿房宫,纵兵抢掠关中的财货女子。烧阿房宫还可以称得上是对这项耗靡天下膏血的工程的泄义愤,抢掠关中则进一步加大了项羽与秦国百姓的相互仇视。以后,只要有人敢做项羽的对手,失去财货和女子的秦民将毫不犹豫站在那人一边。事实上,秦民在被抢夺的时候已经开始在做这个准备,他们在等待这样的人出现。而这样的人,在他们心目中早有人选。

项羽作出这个决策,也许是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义帝的盟约已被刘邦占了先,他自己在道义上已不能对关中王之了。另一个原因,有可能是,他感到了关中百姓对他的仇视,那些被他坑杀了的秦兵的亲属,并不欢迎他。这两个原因使得他最终决定放弃关中,于是,索性将关中的财货女子尽可能的卷走,给自己将要回去的彭城增加财富。

范增对项羽的这个决策仍未提出反对意见,这就彻彻底底断了他们军事集团留在关中的可能性。

我相信项羽也是想占据关中的,因为他很在乎和刘邦间的竞赛,被刘邦占先令他极其失望,因失望而极其光火。至于后来他声称的“富贵不还家,如衣锦夜行”的话,那更像是在关中的民心已无可挽回的失去时的自我解脱。要知道他是下相人,但早年就随叔父避难去了吴中,并长期在吴中生活。他们叔侄在吴中建立起来的家族势力,并不比在下相的单薄。史记中有句话可以证实这一点,“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他没有将都建在下相,除了地理位置和统绪延续方面的考虑外,有没有他并不将这个少小就离开了的下相当做家乡的原因呢?垓下突围之后,他既不向下相也不向彭城,而是南渡淮水,向吴中会稽而去。为什么呢?他起兵的八千子弟兵是来自那个地方,也即是说他起家于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在他的意识中,可能就等于家乡。但他从关中风光而回时,他似乎并没有回去过会稽。因此,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并不是真正的放弃关中的原因。放弃关中,他是不得已的放弃。

这也是当时在关中的时候,他为什么会对那个劝谏他建都关中的说客韩生大发其火的原因。想必是韩生对建都关中的利害陈述激发了他对关中的战略地位的认识上的共鸣,从而对失去这个地方产生更深的刺痛。他并不昏庸,不会不知道在四周全是敌视的人群里建造王朝,根基是多么的脆弱。

项羽是知道关中的重要性的,所以他没有如约将这块战略要地送给潜在的最重要的对手刘邦,而是划分给三位投降的秦将。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人或许是项羽杀降的唯一收获,他们三个人在跟着他们投降的军队被坑杀之后,除了彻底归顺与忠诚于项羽,没有其他的选择。项羽指望这三位被自己部下的鲜血染红衣裳的秦国降将为他守住关中,关中交到他们手中,项羽最觉得安全。

然而项羽在安排了三位降将之后,又将最大的对手刘邦安排在关中的后院汉中,自己却跑回大老远的彭城,给对手夺取关中创造距离上的便利,给自己的驰援造成距离上的难题。汉中算得上是秦国的惯有领地,毕竟,秦惠王时期就开拓出来了。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可能考虑的是要履行义帝的盟约,他到底给了刘邦一块秦国的土地为王,在诸侯面前有个说法。

但这样掩耳盗铃的障眼法有什么必要呢,特别是危害是近在眼前的?项羽做这样的安排时,和范增商议过吗?做这样重大的安排,项羽有可能不去和尊为亚父的范增商议?

范增在此时再一次缺位,太史公没有记录他对这一人事安排的任何意见,看上去,他好像不怎么反对。

事实证明,当项羽撤出关中的时候,先前烧绝栈道的刘邦轻易地修通道路,并轻松地打败被秦民恨之犹过于项羽的三降将,拥有关中,并得到关中百姓的死力。

得到关中的刘邦主动出关,与项羽逐鹿中原,关中在随后的争霸赛上再没有遭受马蹄的摧残。百余年来只被项羽洗劫过一次的富饶的关中,以其惊人的潜力,源源不绝地为刘邦提供着人力物力,使刘邦在屡败之后,能一次次重新缓过劲来,保持着对项羽的重大压力。

事实证明,一个战略性的错误,会抵消许多战术上的胜利。反之,战略上正确,也能抵消很多战术上的失利。

关中,曾经离项羽很近,如果项羽的重要的且唯一的谋士有足够的战略眼光,而不是仅仅倚恃奇计这类小聪明的话,在新安及时纠正项羽的错误决策,历史,有可能完全改写。

除纠错能力不足之外,范增还有一个缺陷,就是不能得人。楚汉打到后来,汉这边人才济济,一个个压倒楚国这边的将领。而汉这边的几个杰出人才,原先是在楚这边的。韩信,陈平,都曾在楚国军中。韩信是未得重用,陈平是得过重用但失利了一次就不被原谅,从而使他们从楚往汉流失。范增作为项羽倚任的智囊,一没有发现韩信这样的干将,二没有保住陈平这样的人才。这除了是他自视过高目无余子又性格偏激的原因外,再找不出其他的原因了。这不是对范增求全责备,要知道,他是项羽这边唯一的谋士呀。别处可以由多人分担的责任,在这里就应该全部由他来承担。在刘邦那里,萧何追来韩信,魏无知引荐了陈平。谁叫他没有为项羽找出另一个谋士来呢,又不是没有,也绝不可能没有。

最后说说范增所献的鸿门宴之计,那确实是最省力最有把握除掉刘邦的机会了。项羽没有照做,是错误的吗?苏东坡对此评价道: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项羽只要心存除掉刘邦的念头,他会选择以堂堂之师对阵的办法解决,以这个方式达到消除刘邦的目的也不难,实力的对比在那里。范增要杀刘邦,这个感觉是对的,但他献错了计策。他似乎不知道项羽对自己的武力是很自持的,又是那么骄傲的人,对刺杀这种手段会觉得看不上眼,也没有必要。范增如果这么处理可能更好,不设鸿门宴,并根本就拒绝刘邦的求见。不让刘邦有机会见到项羽软语求和。因为项羽已然作出军队出击的决定,两军对阵已箭在弦上,而对阵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比起项羽没有明确答应的刺杀更有把握。

行文至此,突发一个奇想,如果项羽的谋士不是范增而是张良的话,那历史能不能改写?恐怕也不能,如陈平所说,项羽意忌信谗这种性格,只有投其所好的人才能得到信用。而范增正是项羽恭敬爱人的性格所选择的,他七十余岁的年龄,也许是项羽最看重的一点。

年老多智,也不尽然。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遂爰2012,老老狐狸,林风清逸,金口玉言,川宏,如果我能晚安,乾道学派,鹦鹉螺,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