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争吵的时代中的中国或者中帝国 -- 葡萄

共:💬547 🌺4271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好像有些复杂的说。尝试一下

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90年代初,必修数据结构一课,当然,免不了pascal语言。对那个公式记忆无比深刻。

计算机程序 = 算法 + 数据结构

那个时候,也正是开始接触各种科幻,各种机器人世界的时候。懵懵懂懂中,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十多年过后,在计算机行业,出现了一个新的词,一个新的行业,叫做架构,架构师。

其实刚接触架构的时候,还不是很明白。直到用C++用多了,写代码写多了,一个个模块,一个个系统设计多了,才有了点新得,好的架构,就是可扩展性,易补丁性,便修改性,少障碍可移植性。。。(当然不是正确的理解)

这不是数据结构。因为数据结构还太底层,也还过于单薄。这也不是算法,因为算法还太抽象,也还过于浮云。

但是这是一个整体的思路,一个如何将数据结构化,将算法系统化,将维护设计化,的一个整体的思路。

可能本人更多的是从事算法方面的工作,而不是软件工程方面,因此,对我而言,这个思路往往一开始并不是象教科书一般明晰的,而是要往往测试,修改,再测试,再修改。于是,也更多地能够体会,好的架构,与不好的架构,之间的差异。

OK,回到搂主的文章。

把任何的一个群体,看作一个计算体。那么,他的数据结构,就是一个个的个体,一个个个体所组成的团体,而这样的团体,又根据时间或者空间或者某些抽象的原则组成一个个的组织,而一个个这样的组织,就构成了整个的系统。

是不是很熟悉?是的,这就是身,家,国,天下。(中国传统的国与天下,而非目前的国家与世界)

那么,个人与个人的互动,个人与团体的互动,团体与组织的互动,组织与系统的互动,再推而进之,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系统,系统与团体,如此等等,这就是算法。

问题来了,以什么样的原则,什么样的方式,形成这样的数据结构,铺陈这样的算法呢,架构。

对我们来说,有些东西是摆脱不掉的。前两天还在讨论,千万不要和中国比历史悠久,也千万不要和中国比韧性。

这段时间在设计一个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算法。有些感触。

什么叫马尔可夫过程。很简单,那就是说,一个系统的下一步状态,将仅仅依据当前的状态来随机地做决定。换句话说,将是无记忆的。

有人说,俺们不是无记忆的,俺们有历史。OK, 那么,把俺们的历史打包,当成当前的状态。打包一级,是谓一阶,打包两级,是谓两阶,如此,总有一阶,是完全无记忆的随机决策,此所谓N 阶的马尔可夫过程。

而这个包如何打,这个阶有多高,也就是我们的架构,是如何的。

想到此,突然想问,人类世界的历史发展,真的是有规律的吗?如果有规律,不是就会有这个规律的既得利益群吗?既然有这个规律的既得利益群,那么这个规律是应该的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