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闪着泪光的事业(1) -- 忘情

共:💬249 🌺684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没看明白我算的

我要说的意思就是,每座每公里买车维护的成本是以分计算的。这肯定和你的感觉不同,你一时接受不了。

我前面算过了,买车钱平均到20年,每座每公里成本只有1分多(上座率50%的情况下3分打住)。平均到每座每公里的维护成本,就算是买车钱的3倍,也还是几分。电也一样,2万千瓦,1小时跑350公里(不到这个速度也不用满功率),2万度电,大工业用电6毛/度,12000块。1000个座位,350公里,是350000,所以每座每公里电费3分多。这些成本大概加起来1毛,相当于那4毛8每座每公里的运价,有多大影响?全都减去了,不还是红皮每座每公里票价的2.5倍吗?高铁和红皮都用每座每公里票价-每座每公里车的购置维护成本和能耗以后,再除,还是3倍左右的关系,没错吧?你可能感觉红皮的购车维护能耗这些成本很高,得有每坐每公里2分吧?那高铁岂不是4毛?实际没这么夸张。

而路线建设,人工之类的成本,一年总额是个定值。所以只要客流量大到一定程度,必然能盈利。我下面要说,这个客流量数目的阈值并没有大到哪里去,甚至于可以说相当小。

来看,如果武广1年收入200亿,除了还本付息65亿,再减去买车,维护,各种费用,还能大赚,这你总承认吧?1年135亿,所有车2年1换还够60多列16辆编组的呢。

200亿收入,就是400亿人公里,1000公里,平均断面客流4000万,还是双向。注意这里已经把一等座都当二等座算钱了。

年平均断面客流4000万,能不能达到?先看能力,这才是极限能力的1/4甚至1/5,所以没问题。

有没有需求(先不谈票价)这也不用说了吧。

再看票价接受程度。K车是90年代开始开的,K车价就是当时绿皮的接近3倍,K车票价接受程度如何?高铁票价是K车硬座的3倍多。高铁性价比相对于K车的提高,和K车性价比相对于绿皮的提高,天上地下吧?现在的收入和物价相对于90年代,3倍不止吧?当然有人会说大学毕业生收入没提高那么多,可要考虑现在大学生的数量是90年代的多少倍。现在的商务客流,又是90年代的多少倍?

年平均断面客流4000万,你可以不信,我是肯定,20年平均,绝对打不住。

至于是不是所有高铁都能这么大客流,首先这个数目一点也不大。第二,东部中部不用说了,大城市之间都连着。西部的高铁,性价比太高了,时间缩短到几分之一,里程缩短一大块。唯一要赔的就是兰新高铁,不过这条高铁似乎没用铁道部贷款吧?而且要扛也是扛的下来的。

你有普铁客运都赔钱,高铁那么豪华的造价一定赔死的感觉,其实是不对的。1是因为红皮票价才1毛5,除去运营成本哪怕还能剩下好几分,一共才几个钱?再去平线路车站,人工各种费用,就没了,还要赔。高铁能剩的是论毛的。而且高铁是无砟轨道,还只跑动车,路线维护要便宜多了。2是现在普铁7,8万公里挤得要死才能完成的客运量,高铁用1万公里完成还有很大的富裕。

再说还有货运呢,那才是增收的大头阿。多一列货车就等于多一列高铁的收入阿,这个成本利润的账就不用算了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