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毛时代真的比现在公平吗? -- 油炸辣椒

共:💬658 🌺3469 🌵2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你们
家园 回辣椒

我最喜欢吃辣椒了,无辣不成欢

仅回复如下:

我们村里进城的人不是什么记录,仅仅是乡亲们经常提起的几个人,因为当时进城的人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所以经常谈起,其实也不止三个,还有个女的你没注意到,我记得大概是养女,怎么走的我不是很清楚,因为走了后把养父母给抛在脑后了,乡亲们不怎么看得上她的为人,就很少提起了,所以情况了解的就少...后来还有两个,应该是80后联产承包前的,一个是我们村(大队)书记的儿子去公社电影队了,也算进城了,我们那把离开土地拿工资的都算进城,大队书记是我们小队的人,他儿子比我大不了几岁,是同一代人,还有一个是大队长大儿子,也是我们小队人,进城做什么了不清楚,因为这个时候我自己也进城读小学了.至于70年代为什么招工少,我已经分析了,应该是知青占了指标...作为当时的一个小孩子,我所了解的情况只是我们小队的人和事,同一个大队其他小队的事就未必闹的清楚了...我们那知青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小队没有住队知青,但我外婆家的空厢房就住了两个女知青,我外婆在同一大队不同小队.大队有个队办农场,男知青都集中在这里,有10来人,有三个本大队农民带队,这个农场和村子是隔离的,离最近的村子都有将近1里路远,似乎喂了些猪,还干了些什么当时也闹不明白,当时年龄太小了,知青们都是76还是77年一下就忽然消失了的,因为没和村民住在一起,平时劳动也没在一起,以也人走了也没什么影响.

从县城中学转到农村中学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是因为当时城里中学整个校风都滥了,至于怎么个滥法要说可能要开新贴了,相信我这个年纪的当时在县城以上城市上中学的应该都有类似的认识,84-86年间事.与我同样从县城转到农村中学的在我那个学校至少就有5人.

你们那里文革中无学可上,我想是各地情况有所区别,我所在的村现在想来当时可能是个先进村,象我前贴中所说的一些农机应该在当时农村很少有那么齐全的,我们大队当时的书记虽然只是个村支书,听说也当过县委委员的.我说的关于学校的情况是我县的普遍情况,具体说当时有没上学我有个例子:我有两个堂叔,年纪很近,是亲兄弟,总共兄弟6个,上面的几个都干活了,这两个和我年龄近点,比我大10来岁的样子,其中五叔上了高中,就是我们建在我们村的那个高中,六叔却初中都没念完,自己念不进书了,当时农村念书念不进去自己要去干活挣工分的也不是稀罕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