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祖国 -- 抱朴仙人

共:💬681 🌺7141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赞,包括最后的对固化思维的担忧

以前我也对比过中国与日本的经济结构等许多方面,也得出了中国之现状类似于日本之60年代至1970年附近的结论,但是我忽略了对人均消耗石油等资源的对比。

中国现在和过去消耗的诸多矿类资源,由于与美国不直接冲突,因此,得以借助这样的时期,借助WTO框架,可以不与美国直接矛盾的得到发展,这个时候可以宽松的尽量进行激进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电网,各大城市上地铁,快速推进城市化,把将来发展会用到的土工建设都先行建起来——过了这个WTO村,就没有这个基建资源的店了。

而中国这些年的思路,在许多“新能源”相关的东西上面,都在努力的推进“全电化”,电化了,就可以不要烧油了,水发出来的电,核发出来的电,都能用。然而这种事情,能否取得根本的成功,依赖于技术发展,这种事情的成败,是人的意志无法根本上决定的,人的意志只能决定投入的多少,却难以预计产出的如何。

所以就又需要“定调之旅”。

而对于“面包黄油”和“飞机大炮”。我觉得是两者都要多都要快。因为对于战争,是“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军力强则战争可能性小,军力弱,则战争可能性大(除非放弃独立自主,成为日本那样)。

而“固化”,比起“市场经济”什么的是更深刻更本质的改变我们这个国家性质的事情。

其实我想,也许,按照最可能的方式,那么实际的路径,将是所有这些可能选项的大杂烩:新能源会有进步会有成效,新发展模式会展现效果,却在五年十年内又不够理想;与美国也会尽量的不撕破脸皮,让步会有,妥协会有,可是他们又无法满意;经济会有发展,也许增速会所减慢,但现代化军事力量一定会大上快上;“社会固化”现象也会有,也会很常见,但又与欧美日有很大不同。

而我的希望,是这个国家的基础不要变化,不要在最基本的法律层面上“固化”,还有要保持“土地红线”不变。这样,“社会固化”的思维和现象就不会取得永久的合法性,而仅仅是保留在“现象客观存在”的状态上。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一代人之后,中国过了那道坎之后,将能够继续的保持活力,而不是一路正反馈的“固化”下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