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没有帝国,何来祖国(一) -- 德斯蒙

共:💬139 🌺885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没有帝国,何来祖国(二)

继续讲无产阶级和帝国。

有人看到前文说了,一战互相厮杀的是社民党,你看列宁一出,方向不就转了。这话呢,仅仅是看上去有道理而已。一则你不能否认社民党领导的就不是无产阶级,人家延续到现在还在呢,苏联可是已经没了;二则列宁也就是领导本国无产阶级对内斗争而已,对外德国无产阶级没打算放过俄罗斯无产阶级,俄罗斯无产阶级也没打算放过波兰无产阶级,大家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全世界无产阶级大联合?影子都没见过。

谈回到国际工会,现在的最有影响力的组织是成立于巴黎和会的国际劳工组织(ILO),这个组织现在已经变成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各国政府、雇主、劳工以及制定劳工国际公约。

这个组织的特色,简单说有两个:第一,它政治上其实接近自由主义左派,强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集会自由和罢工自由,实际上是既反苏联也反毛主义的。第二,它强调通过立法和谈判来解决劳资矛盾,实际上也是反对阶级斗争学说的。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西方国家工人的福利待遇更高,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压制后发国家产业发展的工具。

国际劳工组织最关心的几个方面有,初始就业年龄(不能用童工)、工资、工作时间、劳动保护、集体谈判权等等。初看这几个方面,应该说对工人都是有利的(很正常,否则这个组织早就倒了),但实际上来说,这些东西归根结底就是提高劳动成本。本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劳动成本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适当提前一步也不是不行,有时反过来会促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然而正如古谚所云“过犹不及”,在其他生产要素没有相应提升的情况下,过分提高劳动成本只能降低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尤其在一个资本、产品可以自由流动、惟有人口不自由的世界上,本国产业一旦丧失竞争力,唯一结果就是行业内的无产阶级大批失业(现在正好有个例子——埃及)。其实可以注意到的一点是,要求严厉移民政策和提高关税的人群,基本都是无产阶级,例如美国的钢铁工人联合会,这点上小资产阶级倒是表现的颇为自由,因为他们的职位由外人取代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再说帝国和无产阶级的关系。近代历史上看,无产阶级能占人口相对较大比例的国家,无一不是帝国。如中华民国这种三流国家,无产阶级人数连总人口的1%都不到,还谈何无产阶级祖国?新中国通过前30年的努力,把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从52年的16.5%提高到1978年的29.5%(这个数字还包括个体从业者、管理者等等),然而这个速度还不够,所以后30年我们到国际上去抢饭碗,把比例提高到2008年的60.4%(还不包括第一产业内的雇工)。通过这种抢夺,我们把发达国家的就业机会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机会一股脑的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欧美的失业率我们都看到了,而第三世界的埃及们的悲剧则在于,资源业被跨国公司所掌控,手工业被中国人的生产代替,要想解决他们的社会问题,要么等到中国人产业继续升级之后,要么就只有直接干翻中国,毕竟没几个国家能仅靠资源就活得很好。

现在情况很清楚了,帝国的无产阶级们,指望他人的帮助是不现实的,那只能提前埋葬自身。惟有跟着帝国继续向前,通过打垮全世界的对手,在壮大帝国的同时壮大作为帝国掘墓人的自己,这才是找到祖国的唯一道路!

通宝推:黑岛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