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见物不见人,也谈当年老蒋为啥看走了眼? -- 迷惑不解

共:💬97 🌺746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知人知面难知心:掰一掰聂帅的集宁之败

感谢给我送花的河友。给大家拜年。

春节闲来没事,再发一篇我瞎掰的文章,都是我读了王树增的《解放战争》后的一些感触......在河里潜水学习很久了,希望也许能为西西河做点微薄贡献。

【知人知面难知心:掰一掰聂帅的集宁之败】

话说1946年的9月,聂荣臻集结了晋冀热军区主力以及贺龙的晋绥军区的主力部队对大同发起围攻。如果打下大同,则聂荣臻的晋冀热区域与贺龙的晋绥区域联成一大片,那形势是相当的好。

此时的态势是:大同与太原之间的通路已经在不久前被贺龙部切断,阎锡山的部队已经被打得不敢出头,更没那个能力北上支援大同,尽管大同是阎锡山的辖区。张家口在聂荣臻控制之下,聂也早有准备,路远地险,因此在北京、天津区域的国军也难以从京绥线北上解围。西北方向的绥远(呼和浩特)有傅作义的大军,绥远以东的集宁(乌兰察布)则在贺龙的控制下。

作为统帅,运筹帷幄时都会对敌方统帅的心思作些分析,而且也以应该只有做统帅的最能理解做统帅的。聂荣臻在战前对傅作义做出的判断应该是:傅作义不会出头,只会坐视,最多做个样子给老蒋看看。

说聂在战前对做傅做出了这种有轻敌之嫌的误判,也不是我乱喷的。可以从当时发生的事实来印证。当傅倾巢而出沿平绥线向东攻击时,仅用数小时就拿下卓资山,可见卓资山的防守是薄弱的。其次,当听说卓资山失守后,聂贺的反应是:不仅从围攻大同的部队中抽出兵力增援集宁,还从平绥线东段抽调兵力增援集宁(这也意味着张家口、承德一线的防卫力量更加空虚),而且还从五台地区抽调正在休整的一支部队增援集宁。这些应对措施明显是仓促的,也反面印证了集宁防守力量不足,以及聂贺对集宁的重视。上述现象都表明傅的攻击及其力度出乎聂贺的意料。

由于傅是有备而来,而聂贺的部队则是仓促应战,强行军赶赴集宁的聂、贺部队非常劳累,加上向集宁集结,仓促应战的聂、贺的各支部队之间通讯联络、指挥协调之间出现混乱,结果在集宁战役中,尽管聂、贺部队兵力占优,战役结局却大大失利,集宁失守,大同撤围,聂、贺部队遭受的损失估计也不小。

按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一书中的叙述,在战前聂荣臻对傅作义做出误判的原因大约如下:其一,傅作义不是蒋的嫡系,抗战期间与共党来往密切、合作良好,积极抗战。以至于阎锡山都看不过去了,向蒋告状说傅作义的部队是“七路半军”。而且抗战胜利后,也一直和聂贺之间有私底下的来往联系,大有互不侵犯的意象。其二,大同是阎锡山的地盘,傅没必要为阎去拼命。

据王树增书中以及聂荣臻回忆录中所言,傅作义之所以突然出乎意料之外地发兵,原因是老蒋耍了个小手腕,蒋下令傅作义出兵解围的同时,还下令将大同划做傅作义的辖区,并且阎锡山也表示完全拥护。利令智昏,所以傅作义来劲了。但这种说辞本身却也表明傅的攻击出乎聂贺的意料。

傅作义的心里究竟在想啥,我想王树增和聂荣臻也都是事后做出的推测。说傅是被老蒋的手腕引诱,我觉得还是有点小瞧了人家。理由如下: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把张家口、集宁划归傅作义去接收。但聂荣臻抢先一步接收了张家口。随后傅作义则出兵占领了卓资山、集宁。1945年年底,聂、贺出兵由张家口向东攻击傅部,傅部不支,退守绥远、包头。聂、贺的部队包围绥远,猛攻包头,但因为缺乏攻城重武器啃不动包头,只好撤兵了事。所以说在集宁战役之前聂、贺与傅之间已经结下了“梁子”了,难道傅作义这样的猛将就不会心有遗恨?就会不思报复?其次,在集宁战役之后,傅作义出奇兵远袭张家口,让聂荣臻又吃了一亏。1948年10月,在国军全局颓势明显之际,傅作义派出部队突袭西柏坡的举动也是奇招,如果不是被共谍提前发现,还说不定是啥结果呢。这些行动也表明,傅作义绝非碌碌无为之辈。

所以说人心难测,知人知面难知心。你打了人家,还一笑而过,以为人家对你赔笑脸是服了你,那可就大意了。如果那个被你打了还对你赔笑脸的人手里还拿着刀子时,你更要小心了。

通宝推:迷途笨狼,桥上,煮酒正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