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3D时代的网络爱情 -- redbud

共:💬16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每个人在看待另外一个人的时候

是带着自己的背景在看的,如同我看张爱玲,是通过自己的背景来理解。

骄傲是有,极少,最主要的是自卑,生来就伴随着的自卑,这自卑让我几乎没有跟人建立过正常而亲密的关系,信主让我有了自信,也敢说自己是漂亮的,聪明的,也能关心人和爱人了。

教会的人没有不愿意祷告,并不是因为我的衣服她不为我祷告,而是她那天,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可以祷告的地方。同样一套衣服,我在香港教会穿没有人说,还有人夸奖,在华人教会里穿的时候,那边的牧师那天请我分圣餐和酒,但是在这个教会里这个牧师觉得有点性感,我觉得大部分时候,这些牧师是带着自己个人的理解的。既然圣经上面没有规定那么仔细,就没有必要在这些方面太在意。而且华人女人打扮一向日常过于精细,所以我那套衣服在华人里面只是普通。

我倒觉得,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没有几个基督徒。不过,我也不在意基督徒这个名分。信上帝看的是变化,不是看一个人当前的状态。如果跟我刚信的时候比,那么旧我已经死亡太多太多,从这一点上来看,我觉得自己灵命成长相当快,但是也很有可能,我99%的改变,才只是到了别人1%的生命。

要知道,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不再需要苦苦追寻生命的意义,一切困扰都有了答案,心灵也不会再孤独。

我恰恰跟你看法相反,我认为有了答案,才刚刚有了人生的起点。耶稣不孤独吗?耶稣不寂寞吗?耶稣没有流泪吗?正因为有时候知道了这份人生的意义,知道了这条“窄路”是如此的难以前行下去,才会觉得孤独和苦。诺亚造方舟的时候,他不孤独吗?他一个人探索方舟的造法的时候,他不孤独吗?当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将天下的动物都聚集到一起的时候,他会流泪吗?我相信,诺亚走的这条路,喜乐和痛苦是一起同在的。同样的,摩西为什么要在旷野漂流四十年才能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因为他要磨掉这个过程当中的人的印记。

所以,对于我目前的略微的疲惫也好,底气不足也好,我恰恰认为这个是我磨去我人生当中来自于世俗的印记的时机,这个过程是痛苦和快乐一起的,眼泪和笑一起的。只有层层脱壳了,你才能真正的新生,这个才是信仰一部分的意义。

为什么要出国,就是因为不满足于整天吃吃喝喝,哈哈一笑的生活,我的生活里喜欢探索和追寻。

同样,对于人生和神的理解,我也不认为有魔鬼和天使之分,而是,光和暗都是上帝造的,那么,这两种矛盾是上帝造的,怎么还去斗争,我想我们学习的是如何平衡,而不是一方消灭另外一方。

至于使命感,我的确有,但不是来自于中国的教育。要知道,对于我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影响最大的不是中国的价值观,而是美式文化,当我成长起来的时候,中国正在批判中国文化,那时,崇尚美式自由和开放的价值观,在我的灵魂里打下了很深的印记,反而中国古典的文化,我极少受影响。所以,你看到我可以毫无忌惮的分享很多东西,是因为面子这个东西,对于我来说,根本不重要。在我眼里,没有汉奸,只有人性,以及一个又一个灵魂的故事。恰恰我的自卑让上帝来利用,要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些许自信。

中国古典文化我的根基太少,需要好好的补下课。同意精神的最终解放,现在是我自己所思考的spiritual growth,跟这个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至于或者为了爱主爱人,怎么叫爱人?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捐出去,像个苦行僧一样生活,我认为只适用于个案,因为每个人的使命不同,他该做的事情不同,爱主的方式也不同。我信主之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我自己是可爱的,会爱自己了,才会爱别人。所以,信主之后,我才真正把自己拿起来了,以前是自己把自己踩低了的。

活在当下,越南僧人的书,看过the power of now这本书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