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巴林再次吸引眼球--中东观察之三 -- 种植园土

共:💬140 🌺540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类社会有一些东西是共性的。

谈这个问题,你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样的现象是人类社会的共有现象,是必然的,什么现象是当前制度造成的,是中国特色的。父承子替,家族传承,这个,很难说是体制造成的,反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任何国家都一样,日本、美国、英国,所有的发达或者不发达国家,都一样普遍存在官二代(富二代本来就是经济社会的必然,根本就不能说是什么阶层固化),甚至是政治家族,说明这种现象的普世性。

甚至国外的情况比之中国更为严重,比如南亚区域,普遍存在的夫死妇替现象,就是因为家族统治到了一个极致,在找不到合适的男丁继承时,甚至女性配偶都可以成为继承人。而在日本以及美国,实际上,无论是奥巴马(据说民主党就喜欢搞个穷人当总统),还是菅直人都是异类,在议会和内阁中普遍存在的还是政治家族现象。只是父子接替的现象甚至被大家从观念上接受,反而没有什么影响。

而中国人现代在观念上就对这种政治世袭不认同,这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不能不说,TG是功不可没,国际歌不是白唱的。但即使是这样,在1978年之前,人民心目中还是普遍存在着父死子替的光荣梦想(当时老百姓心目中继承最高领袖的最佳人选是那个死于朝鲜的人)。但是八十年代的文化开放,让中国人的思维彻底改变,甚至连老百姓也认为家族政治是可耻的,”不要贵族“的思想深入人心(刘源曾经就吃过这个亏,此人当时竞选人大的学生会主席,结果对手提出的口号就是这个,于是只能黯然)。

正因为中国人在观念上的不接受,所以,现在在各个领域的父承子替现象才十分扎眼。但是,如果我们做一个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个官员,你是会大公无私不谋私利呢(我见过的一个解放前参军的老军人就是这样),还是会替儿女考虑一下,走点门路。如果大多数人都能坚决地答道,我选一,那么,我想大家现在也不会讨论这个阶层固化了,但是,很遗憾,大家基本都会选二(当然,真君子和伪君子都会在嘴上选一)。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承认,这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体制问题。

其实,我十分认同大家对每件事情的追究,因为只有大家都去围观(而不是打酱油),才能从根本上将这种倾向的发展速度降低,才能让权贵们有所顾忌。而且正因为中国有这种观念,使得中国人将监督权贵变成了一场全民的自觉行动,我才觉得,其实中国社会远没有达到你说的那样严重,是历史上阶层固化最严重的时期,甚至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时期,也是世界各国中最好的。

前面谈到九品中正,以及由此产生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这种阶层固化,是中国的一个极端,不但表现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更表现在政治权力分配上。科举制度,确实稍弱了门阀,但是应该承认,科举是国权和家权的博奕(齐家治国),如果你仔细考察科举制,就会发现,这一制度,只是为家族权力上升为政权设置了一个标杆(给寒门一个阶梯,不能让几个门阀垄断国家权力),对于阶层流动方面没有起太大作用。

也许让每个读书人(其实这个比例已经很低)都可以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而实际上,读书是件很贵的事情,科举所费决不是一般家族能承受的,所以最终还是成为大户的专利。”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并不仅存在于小说中,即使是皇朝末期,也一样如此,从张居正到张廷玉、张百龄的一门五相,到李鸿章、李翰章的兄弟总督。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的门阀士族,一直都存在。而这些出来做官的人,只是家族宗族势力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在现代中国,起码这样的现象还没有出现(感谢计划生育)。

而且,家族的传承一直影响到本朝,荣氏家族的两岸三地发展,俞族家族的国共两边下注,都是例子。但是,要认清楚,阶层固化有一个最大的基础,就是家族的存在。自从TG将政权下到村之后,家族宗族势力就完全被打破了,没有门阀士族,怎么可能有阶层固化。在没有基本经济基础和资源准备的情况下,只会存在贵不过三的权力递减,而不可能出现权力垄断现象。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差的时代,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要注意到,大家更多拿来做对比的,是十年前的情况,在八九十年代,TG领导层的平民化,以及中层干部的普遍草根化,大批平民子弟通过高考实现了进入权力阶层的梦想。但必须要清楚,那种现象,是十分十分特殊的,是十年WG造成的(这是一大功绩)。十年时间,无正规院校的毕业生,而官二代也一样只能从军或者流浪,错过了培养阶段,造成了十年的人才断层,也造成了八十年代TG无人可用,只能”唯才是举“的政策,甚至是个萝卜就有坑。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生,去单位一年,就可以被重用,三年时间提成处级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无人可用,而这无形中掩盖了权贵子弟实际上升迁更快的现象(太子党这个名称是由来已久的)。但是,这个阶段是一个特例,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很少存在(王朝交替时的乱世初定除外)。

实际上,人们现在焦虑就是因为对比的落差。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应该说,历史回到了正规。社会阶层已经明确化(也许这就是大家所认为的阶层固化),每个年龄段都有着大批的人才,新毕业生们只能按步就班地等着升迁,无门路时甚至原地踏步。正是因为这样,权贵子弟的升迁就变得扎眼起来,官二代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我觉得,这才是大家认为现阶段阶层固化严重的根本原因。

既然国人已经觉醒,倒是真应该对现在某些会加深阶层固化的行为大加声讨,甚至严厉追究。但由这些现象,就说现在是历史上阶层流动性最差的时期,我觉得,还是有些过了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