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谈日本刀--军刀和武士刀 -- 中虎步兵

共:💬85 🌺10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也谈日本刀--军刀和武士刀 4

节前说了传统的几种日刀,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武士刀(敲到这里,有点为难了,都怪自己一时兴起,没仔细琢磨好,就把题目定下了,有点尴尬,有些刀武士不佩带的啊),再说一下军刀,所谓日本军刀,是指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陆、海军军官、士官所佩的指挥刀。尤为突出的是1934年至1945年间日本陆、海军军官所佩的颇具日本传统的指挥刀。

日本陆军在德川幕府末期采用法国式的训练方法,连军常服上纵向佩戴的肩章也是学法国的。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日本陆军便改向德国学习军事,而日本海军则师从英国。明治十八年(1885年),以麦克尔少校为代表的德国军官到日本陆军大学任教,日本陆军的军事思想和训练方法便师承德国。不仅如此,连指挥刀也西洋化。日俄战争时期,日军发现俄国骑兵的马刀敌不过日本传统的古刀,之后许多日本军官将家传的日本刀换上加长柄和护拳的西洋式的刀装,在刀柄的竹制“目钉”上用铜镀金的樱花加以饰盖,成为独有的东洋刀、西洋柄的东西合璧的军刀。此种军刀与西洋式的短柄军刀在军队中并行不悖。

1933年2月6日,荒川五郎等议员向日本政府提出复兴日本刀剑的建议案得以通过。一个月后,侵占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以重兵突袭我长城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处,遭中国军队第29军第37师大刀队重创。因此,日军于1934年废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式指挥刀,军官一律佩日本式的军刀。

日本陆军军刀采用传统“阵太刀”的形式,刀柄亦如日本刀传统装饰用珠粒细密的白色鲛鱼皮包裹。刀柄两侧卷绫(丝带)下有日本刀特有的“目贯”,为三朵并联的樱花。刀柄“猿手”处有雕花的刀穗环。双面色编织的“绪”(刀穗)是日本军刀的重要饰物,内侧的金、红、蓝色为区分将、校、尉军阶的标志。平时佩带用皮扣将刀穗固定在刀柄上。刀镡( 护格)为“葵形”铜镀金,刀刃近镡之处有“(日本汉字,“祖”音) ”,即铜镀银的夹刃。传统日本刀完全手工锻制,军官刀大多是机制加手工。一般日本刀的柄与刀刃的比例是1 ∶ 4,军刀的比例亦如是,装配制式的刀柄之后的比例大致为1∶2.36。刀柄双手持握,劈杀凶狠有力。军刀刃与日本传统武士刀的弯曲度相同,其弯曲控制在“物打”(或称“物内”)即锋尖下16.7mm处,砍劈时此处力量最大,符合力学原理。刀背称“栋”或“脊”用来抵挡攻击,有平、庵、三、丸四种,军刀通常采取庵形,即起脊的屋顶形。

此外,军刀刀鞘与刀有闭锁装置。刀鞘为金属制,棕色烤漆,鞘的下部有柏叶和铛等赤铜传统装饰。刀鞘与刀带挂钩连接佩带的环,陆军九四式军刀为双挂环,九八式军刀为单环,二战后期,还有“三式”军刀,刀柄、刀鞘的金属装饰大都简化。海军于1937年将军官原佩的西洋式短剑外装、日本传统短刀换为与陆军类同的日本式军刀,刀装不同而已。海军刀镡为坚丸形即椭圆形,不透空,刀鞘为黑色鲛鱼皮包裹双挂环。

明治三十二年(1900年),陆军将三十二年式军刀定为制式军刀,分甲、乙两型。甲为长身型(1m),为骑兵用;乙为短身型(0.9m),为非骑兵士官所佩。1935年继陆军军官改佩九四式日本式军刀第二年,士官也配发日本式军刀,以替换三十二年式乙型士官军刀。因1935年即日本皇纪二千九百九十五年,故称九五式军刀。

大概是传统日本刀“革卷太刀”的影响,日军许多下级军官和士官为保护军刀,用牛皮包裹刀鞘,缝制精细。

在回复汗青兄贴中贴了军刀,http://www.cchere.net/article/327303

日本的武士刀,是其传统刀具,作为艺术品,不可不谓精彩绝伦;同样锋利的日本军刀但是作为军国主义化身,是极其卑鄙丑陋的.日本军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铁证,也是中国人民和遭受军国主义蹂裂的亚洲人民反侵略胜利的历史见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