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五十年前的儿童游戏 -- 老光

共:💬12 🌺3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五十年前的儿童游戏

小时候,世道不象今天,如此的喧嚣,热闹且又丰富多彩。更没有什么电脑,电游一类的好玩意儿,打发充裕且又无奈的孩提岁月。

那时候,孩子们玩得最有趣的,便是把已经读过的书本,统统拆散起,然后,一页页地折叠成三角形,作为‘筹码’。再去寻几张大的报纸,四方四正地折叠成个‘包包’。随后,三个一伙,五个一群,鬼邀伴地相约在一块儿,以‘筹码’为注,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一种游戏是‘打包’。

‘打包’的玩法是先用根棍子在地面上划出个圈圈,大家把共同认可了数目的三角形书角角,一齐堆码在圈子的中央。然后,用“划舍’的方法,决定先后,依次‘打包’。‘划舍’是孩子们自己的说法,类似于大人们喝酒划拳比输赢。

方法是各人用手指表示一种事物。大拇指与食指张开,形成个‘八字’,则代表是出的‘叉子’;整个的手巴掌伸出来,表示自己出的是一把‘刀’;紧握拳头,则代表的是石头。

‘刀’碰上石头,‘刀’便输了。用‘刀’去砍‘石头’,刀会砍得残缺不堪,那是万万砍不得的。‘石头’撞上‘叉子’呢,‘石头’输了。因为‘叉子’能掀翻石头。‘叉子’若是遇见‘刀’,‘刀’为赢家。因为‘刀’可以砍掉‘叉子’之类的木东西。

在‘划舍’开始之前,各人把自己的右手,收藏在自己的背后,不让人瞅见。为的是能出奇制胜,一出手便能把对方排挤出竞争的圈子。

出手之前,大家各自在心底揣摸,谁谁谁习惯上最喜欢先出些什么。等到出手那一刻,便亮开手掌,向大家展示。有时候,因为同时所出的都是相同事物,决不出个胜负来,这‘舍’,便得不停地‘划’下去。直到一个个地淘汰下去,决出胜负。最先输掉的人,被排在最后。由此类推,最后剩下的人,为赢家。第一个‘打包’的,从赢家开始。最先淘汰的,轮到最后一个。

‘打包’的远近,也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为着公正,在大家认可的地方,也用棍子划上一条线。小伙伴们都得站在线外‘打包’。如若是一只脚踩线,或是跨入了线内,则视为‘犯规’。‘犯规’者取消此次活动,原先凑集的‘筹码’也不能退还。得等到此次打完,下一回重新开始才能参加。下一回的‘打包’,又得通过‘划舍’来重新决定先后次序。

‘打包’者站在线外,用一只手将手中握着的那个报纸做成的,四方四正的大纸包包,朝远处圈圈中堆集着的那一堆三角形书角角,平稳地甩出去,通过有力的撞击,将书角角打出圈圈之外。凡属打出圈子外的,均属于你的‘战利品’。就这样, 一次次地轮着来,直到把圈子内所有的书角角打尽为止。

打完后,又重新接着来。

再后来,孩子觉得纸包包太轻,玩得不过瘾,又想出了新名堂,玩‘打碑’。

‘打碑’和‘打包’,玩法其实一样,所不同的便是手中的纸‘包包’换成了铁板或是岩板之类的工具。

那年代里头,物质奇缺,寻块铁板也不容易呵。孩子们想破脑壳,四处钻营,把人家废弃不要了的犁铧,寻哈来,用锤子慢慢地敲打成略带圆形的块状,再搁到砂岩石上,磨去尖锐的角头角脑,省得这东西甩出去,一不小心,砸伤了人。寻不到废弃犁铧的,便把自家不要了的破锅儿砸碎起,费尽心思,千方百计,把锅底敲打出来。两者都寻不到的,则去河滩上踱来踱去,低了头寻找那扁平的鹅卵石代替。

‘打包’用的纸包,轻飘飘的,不趁手。可‘打碑’用的那东西,握在手里,显得沉沉的,挺有份量。一手甩出去,飞得是平稳有力,撞击力也大。只要是打中了目标,多多少少,都不会落空的。

除了这,再不就是玩嵌‘铜壳子’。大家寻一块完整的砖块来,先在地面上搁上块砖头,再那完整的砖块斜放在砖块上,然后,各人用民国年代的铜板,在砖块斜面上使劲地一瞌,,让这铜钱往前直滚。滚得最远者为胜。接下来,由胜者用铜钱打落在后面的铜板。打中了的,则由输家按约定的规则,交出一定数目的‘书角角’。会嵌的伙伴,最多可赢上一大包的书角角。

此外,还有种游戏,叫作‘打鸡公棒棒’。

伙伴们先用‘划舍’的方法,决定玩耍的先后次序。随后,也是在地面上搁两块砖头,稍稍地隔开些,砖头上面放上根细小的木棍。玩的时候,先将那细小的木棍,用手中的木棍或竹棍将它挑起来,趁其未落地的一刹那,狠命地一击,将这木棍打向远处。击打得越远的为胜。胜者也有奖赏,那就是输家得向他付出袋袋里头的‘书角角’。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