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西游记》之南海潮音—观音菩萨 6.1 生如夏花 -- 赫克托尔
把刚写的文字搬过来
康熙是不可能常有的,因为其是乱世搏出之君,类似于汉武、朱棣这些人,自然对生死和最基础的利害感悟极深。一般皇家继承人是不太可能经历这个的,因为这是九死一生的过程,皇帝子嗣再多,其佼佼者恐怕也经不起这样消耗。这是一个悖论,优生优育的皇帝,迷惑于各种框框,看不透时局,成为昏君的可能性很大;搏杀出位的皇子很可能给国家带来大祸,且基本活不到登上大统那天。看赫克托耳兄萨珊波斯篇里,罗马解决这一难题靠的是皇帝优先由军事统帅来担当。优秀的军事统帅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决断力执行力控制力自然都比起成天之乎者也的书呆子皇帝强多了,但是文治方面显然就比较差劲,罗马后来的衰落应该也与文化层面迟迟无法突破造成向心力日渐衰竭有关。
中国在明末时面对游牧的压力开始选取类似于唐朝与今天美国类似的战略方向,那就是搞不对称战争。唐时陌刀对游牧具有压倒性兵器优势,今天的美国海空军更是登峰造极,而明末的政府选取的方向是重点加强火器。
由于经济实力不行,明政府只能重点装备几支全火器军队,结果偏偏其中最精锐的一支还因小小的民变而投降满清了,这使得明朝的整个战略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不对称战略是要靠巨大的经济后盾来支撑的,明末的政府妄图以本身贫血的经济实力来支撑这种战略,实在是一场豪赌,恰如垂死之人妄图以人参吊命,结果反而被梗死。
从历史上看,明末时,由于阉党和东林的强烈内讧,在魏忠贤大杀东林的那刻,江南就已经隐性独立了。阉党是为了重振中央集权,幕后真正主使人其实是皇帝老儿。而东林代表着江南资本的力量,他们主要靠海禁后的瓷、茶、丝绸贸易逐渐控制了明后期的经济命脉。很显然,“海禁”后,所有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全部变成了“走私”,就不用向明政府缴税了,这是东林崛起的最关键因素。这个名不副实的“海禁”政策,想来也就是东林一手炮制的。因此,满清入关后,东林大批投降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康熙年间,才因为江南的实际控制权易手才改变。从康熙到乾隆,动不动就下江南,那可不是单纯去游山玩水的。
从这一点上说,满清掐灭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这一说法是成立的。清朝在恢复了强力的中央集权后,“资本”自然也就无机可乘了,因此才给了西方蛮子们咸鱼翻身的机会。所以这世界很奇妙,古代史中最勤政爱民的政权却害了中国,那个一团糜烂的晚明却很有可能让中国焕发新生,当然前提是崇祯这个草包肯放弃“皇本位”,和东林资本流好好商谈权力交割,只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啊。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我倒觉得这个是为了防燃灯 3 什刹海良民 字121 2011-03-05 04:39:26
🙂真是细致 1 何处惹尘埃 字29 2011-03-04 09:52:19
🙂阴谋啊。南海早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了。 2 马哥 字151 2011-03-04 09:14:26
🙂看了王子本章,感觉吴承恩很可能是在影射当时的明朝时局
🙂要考虑到国情不同,不能用同一贴膏药啊 1 xiaobailong 字651 2011-11-14 16:35:21
🙂跑题了,建议中止讨论。发到春秋多好啊 1 二手玫瑰 字0 2011-03-07 01:52:50
🙂中国的地缘形势根本不允许资本与皇权的交接 8 fighterbruno 字179 2011-03-05 22:26:01
🙂这个提法真有趣。 玉垒关2 字0 2011-03-09 14: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