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顿悟(想法不是很成熟,所以放在随笔、杂笔栏目,请指正) -- 弦音醉舸

共:💬5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再说一下

中国文化在这后三千年的流传中,有这很深的断层,好在中国文字的象形特征,让这文化断而未绝,复又星火燎原,但这中间对原有文化的解读中,到处充满了谬解(秦汉为代,秦汉之前的文化与之后的有着很大的区别,汉儒对之前文化的解读,本身就出了很大的问题),我自己的专业是中医学,很清楚这千百年的流传中,为何会流派纷呈,莫衷一是,糟粕与精华俱流而下,以至近世几欲湮灭。

前几天看西西河的一个帖子,忙总和大家对“以柔克刚”讨论得热火朝天,忙总说不赞同柔能克刚,又有人说,太极是表面柔,实际刚,都对,但是我觉得这里面就有着对这个名词的曲解。“以柔克刚”来源于老子《道德经》“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这里理解的关键词在“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尔雅》:胜,克也。这就是以柔克刚的来源。但是问题来了,胜与克等同的前提,是运用它的本义:胜任,禁得起,而不是战胜,也就是说以柔胜刚的本意是柔弱能胜任刚强的使命,也正是老子“万物报阴而负阳”的真实含义,也正是太极拳等中国武术以静待动的真意,这就是《道德经》真实的方法论,不从这里出发,不能解释柔弱如何战胜刚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