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东京。余震还在继续。 -- 琵琶湖

共:💬447 🌺3443 🌵1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贴】中國大陸這次展現了人道的「軟實力」

工商時報社論----中國大陸這次展現了人道的「軟實力」

http://www.cdnews.com.tw 2011-03-24 06:50:20

日本東北部日前爆發的連串重大震災、海嘯與核災,引起全球共同的高度關切。而作為日本鄰邦的中國,這次面對日本災難,也暫時放下歷史恩仇情結,轉而以「感同身受」的人道主義思維,來積極協助日本救災。如今看來,中國這次著實表現了大國的風範。更重要的是,中國同時藉著人道的發揚,展現了前所未有的「軟實力」。這種實力,正是中國爭取成為現代化強國的要件。我們期盼中國未來在「人道軟實力」方面,持續有所精進。

 中國政府這次應對日本災難的態度,可以拿人民日報日前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來做參照。作為中共中央的機關報,人民日報該篇文章強調「人道主義大愛超越國界,化解隔閡」,文中說到,不會忘記2008年四川大地震時,日本政府及人民提供的援助,並認為這樣的救災行動,化解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心靈隔閡;如今面對日本的災難,中國作為日本的鄰國,自應伸出援手,「當仁不讓」。

 除此之外,中國政府這次面對日本的災難,採取了不少積極的慰問與協助作為,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一時間對日本表達了關懷心情與救援意願。接著,中國國家級的救難隊率先各國到達日本重災區,首批救援物資亦很快空運到東京,進而提供了日本最迫切需要的燃油。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則是親自到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向日本的罹難者表示哀悼。

 同時,在這次日本災難災情演變、擴大的過程中,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內容裡,也多次稱揚日本民眾在災難面前,所表現的沉著、鎮定及有序。並有報導提到,原在災區留學的一批中國學生,因與當地民眾相處融洽,彼此建立了感情,所以不願撤離,要留下來與當地民眾共同抗災。

 總的看來,這次中國政府的表現,的確是發揮了超越國界的人道主義大愛。但我們必須嚴肅地指出,這樣的表現,並不意味著中國已經放下或淡化了中日之間既有的「歷史問題」。惟無論如何,中國這次很成熟穩健地「切割處理」了問題,即先把歷史糾結放在一邊,而專對災難採取了「以人為本」的思維,迅速對日本災區伸出援手。在這種思維的主導下,原居住災區的中國僑民,願意撤離者,也很快得到中國駐當地使領館的具體協助。

 由此可見,所謂「人道的軟實力」,先決條件是,主事者能把「人的生存價值」放在第一位,且在不分國界人群的生存受到嚴重衝擊的時刻,能暫時放下政治身段,全力予以搭救。其次的條件是,對人群的救助,要有方法,能針對重點,且能千方百計求取效益。這就是「實力」的表現。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政府在內政方面,也越來越加重了「人道」的分量。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於2003年上任之初即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執政方針,其定義的第一句話就是「以人為本」,然後才是「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這樣的表述,把人的價值之尊重與提升,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機與標的。所以,這些年來中國政府的施政綱領,高度強調了人民生活的提升,以及民生建設的強化。

 剛在今年3月上半月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更是把「以人為本」的要素,加重到空前的程度。該綱要中強調,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因而未來要大力解決基層民眾的就業、就醫、就學、住房等問題,以使經濟建設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儘管中國當前還存在著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但從政府的施政方針看,「以人為本」成了政策主軸,「人道」實已深入人心。這樣的政策背景,應也是中國政府這次積極協助日本救災的動因之一。 (略有删节)

感想:没有看到日本以同意撤侨为条件,要求中国捐油的报道。只是提到日本请求。我相信没有任何条件,中国政府也会尽力支援的。

一时好奇,想查一下日本对四川大地震的捐款数额。

日本政府在2008年5月14日发表捐给中国5亿日元。

因为日本民间捐款汇总到日本红十字会,所以上了一下红十字会的网站。通过红十字会捐到中国灾区的约50亿日元,都是民间捐款。灾难发生时彼此支援,正是两国友好关系的证明。

具体记载:http://www.jrc.or.jp/kokusai/l3/l4/Vcms4_00000890.html

在日本也有极少的右右总是批判中国,责难中日友好人士,但是并没有冠以国家名义,也不妨碍民间对中国的善意友好。

记得中日建交20周年时,田中角荣前首相访问了中国,当时他半身不随,要人搀扶才能走路,说话也很吃力,但他还是一字一顿地对记者说,我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看自己当年的决定是否正确,现在看来是正确的。

多少人的努力才确立、巩固了中日间的友好关系,怎能不珍惜呢。

 

关键词(Tags): #中日友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