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旧作骗分:晋颂 -- 孙勇进

共:💬50 🌺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续二
家园 续三

  三百年前,在西向新疆、北往蒙古乃至西伯利亚的广袤的草原、大漠上,行走着一支又一支庞大的骆驼商队,每到一处,骆驼队中便会走出一些商人,擦一把脸上的风尘,用蒙古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俄语同当地少数民族或俄国人流利地交谈、计价核算。这些骆驼商队,这些商人,全都来自一个地域--山西;

  三百年前,在大清帝国的境内,从蒙古高原驼铃丁冬的商队,到吴淞口晨曦中出海的商船,从呼伦贝尔的醋坊,到贵州茅台的酒窖,从盐、粮、布、绸、铜、烟,到木材、皮张、毛毯、大黄、玉石、药材、钟表,都有一群操着软软的北方口音的商人在运筹经营,这些商人,绝大多数来自--山西;

  三百年前,在辽阔无边的欧亚大陆上,南自香港、加尔各答,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东起大坂、神户、长崎、仁川,西到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阿拉伯国家,都留下了来自同一地域的商人的足迹,这一地域,当然也是--山西;

  那是个康熙大帝、乾隆皇帝文治武功辉煌鼎盛的时代,在那二百年间,无论是向东走到樱花盛开的扶桑岛国,还是西到《天方夜谭》的异域阿拉伯,或是北到万里之遥的莫斯科,南到热带的新加坡,都可见到从一些票号里走出的高底镶鞋、羊皮袍子的伙计,这些汇通天下的票号和票号伙计全部来自一个地方--山西;

  “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人。”

  当然,山西人不会象麻雀那样飞,但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踏着坚实的黄土地,一步一步,走出了一个周流帝国全境、辐射海外四方的晋商奇迹。

  其实,山西这块土地本就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晋南就有商业交易活动,在晋文公称霸诸侯时,晋国强盛,榆次、安邑是当时有名的商业集镇。到了秦汉天下大一统,太原、平陆、平遥、汾阳等地均成为重要商品的集散地。在富强繁盛的大唐王朝,太原更因为朝廷的大力经营,繁荣一时,成为商业高度发达的北方名城。到了宋代,山西商人又与徽州商人一道,成为当时帝国境内商业贸易的中坚力量,北宋王朝所需要的战马大多数依靠北方的辽来供应,辽也急需要宋的手工业制造品,而山西恰好是两国折冲之地,无论是官方的交易还是非官方的民间贸易,都极为频繁。而到了元朝,活跃的山西商人更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看到眼里,并载入了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获得巨额利润”。

  明代一朝,山西商人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当时帝国境内较大的商业城市有33个,山西就有太原、平阳、蒲州(永济)三处,这时,山西商人的资本积累已相当雄厚: “平阳、泽、潞富豪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同时,历史又为山西商人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当时的大明帝国为了防卫北边,抗击退居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在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从东到西设立了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屯驻重兵。为了解决北边军镇的粮草供应,明王朝采取了召商输粮或纳粮到边关,根据其输、纳数量给予相当的盐引(食盐专卖执照)的办法,即开中盐法。

  开中盐法首先实行于山西。山西境内不仅有九边重镇中的大同、太原,还有作为支援边关前线的粮储基地或纵深防御城镇的平阳(今山西临汾)、蒲州(今山西永济)、解州(今山西运城)等地,也是输纳粮食的地点,山西商人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很快便发展起来。输纳完粮食的山西商人经销食盐,在专卖制度下,自然获取了丰厚利润,而食盐的支取要到指定的盐场,还要运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这又促进山西盐商进入更为广阔的地区,无形中了解了各地的土风物产,开阔了胸襟视野,增长了商业知识,为山西商人走出关山,经营四海创造了条件。

  到了清代,晋商终于耸动海内,独领风骚,达到极盛。帝国境内各地的民间贸易多为晋商垄断:

  宁夏,著名的大商号多是万荣、平遥、榆次、临猗一带的山西商人开办,宁夏“红黄蓝白黑”五宝之一的名药材枸杞,半数掌握在山西人开的“庆泰亨”手中;

  青海,晋商以西宁为根据地,频繁活动于各州县;

  北京,天子脚下京师万户的生计更是几乎全握在山西人手中,粮食米面行--多是祁县人经营,油盐酒店--多是襄陵人经营,纸张商店--多是临汾和襄陵人经营,布行--多为翼城人经营,鲜鱼口以西有布巷,全为翼城人……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号“六必居”、“都一处”、 “乐仁堂”等都是浮山、临汾等地山西商人首创和经营;

  此外,还有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都有山西商人忙碌的身影。广州的濠畔街,多数房子是山西商人修建,潮帮商人由广州运往南洋的茶,其实也是先由山西商人在产地收购后运到广州,潮帮商人再从他们手里购进的。至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扬州的盐商、江西和福建和茶商以及由长江口出海与日本的贸易,也数山西人最为活跃。山西介休范家,几乎垄断了对日本的生铜进口和百货输出。

  金钱滚滚,那几百年间,天下的财富如百川归海,不断地流入山西这块土地上一些屋宇森然的门户,一些家族、商号也因而财大势雄、富可敌国。如大盛魁一家,雇员有六七千人,南队骆驼可达一万六千到二万峰,拥有的全部资产,据说可以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从库仑(蒙古乌兰巴托的旧称)铺到北京。

  此外,还有平遥李家,祁县乔家、渠家,榆次常家、聂家、太谷曹家,介休侯家、冀家,临汾亢家,万荣潘家,阳城杨家,……

  如今那几百年来在三江四海的船只上、熙来攘往的街市里忙碌过的晋商的身影,连同大漠商队的阵阵驼铃、海上商船的起航号角都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但那遍及九州的晋商遗址和以晋商商号命名的古旧街巷,仍然在向人们讲说着那一段辉煌岁月:甘肃的老西庙,新疆的古城塔,昆明金殿的铜鼎,江苏扬州的亢园,安徽毫州的花戏楼,还有张家口的日升昌巷,包头的复盛西巷,呼和浩特的定襄巷、宁武巷,外蒙古科布多的大盛魁街等等,它们都凝结了来自那远方的黄土高原上的山西商人的心血和汗水;还有那谚语,东北流传着“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内蒙流传着“先有复盛西,后有包头城”,西北流传着“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这些谚语,就是镌刻了那段吞吐海内的光荣岁月的无形的丰碑。

元宝推荐:雪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