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一谈传统医学对血的认识(一) -- 弦音醉舸

共:💬30 🌺170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谈一谈传统医学对血的认识(一)

前面几篇文章,讲过了血在体表分布的月节律:弦音醉舟:以月死生为数;也讲过了气的分布及体质的改变:弦音醉舟:重阳之人(一),传统医学中,“气血”是并举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稍微看一看传统医学对血是如何一个认识。

-----------------------------------------------

传统医学理论中有着很明显的短板,就是对微观层面的东西不感兴趣(这也是历史条件限制所造成),怎么说呢,好比传统医学理论不会告诉你肉(脂肪)是怎么来得,也不会告诉你皮肤是怎么再生的,也不会告诉你骨骼的组成结构,只有笼统的说:“脾主肉,肝主筋,肾主骨.....”,这并不是说传统医学认为肉是由脾里长出来,筋是从肝里长出来,而是简洁明了的说这些东西(皮、脉、筋、骨、肉)的盛衰与某一脏器功能相关,这个具体的脏器功能与它们是同步共谐的。对于很重要的“血”的概念,也不例外,传统医学更关注的是血在人体中的具体功用以及它的盛衰及分布状况对人体的具体影响,而并不太关心它是由骨髓制造,还是由肝脏脾脏的哪个环节参与这个工序。由于这个短板的存在,所以当七八十年代“活血化瘀”工程进行的如火如荼的那光景,都没有几个从业人员敢大声的谈论中医对血的认识,而是有意无意的避开,直接谈论“活血化瘀”有多重要。

但是《内经》中确实有对血“生成”的描写的:

1.中焦受血于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太素.六气》

2.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曰: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承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也?岐伯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毋汗,夺气者毋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毋两生。《太素.营卫气别》

3.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孙络,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络先满,满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以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太素.天忌》

能读懂古汉语的人们一眼就能看“懂”,哦,《内经》居然说血是胃肠道制造的!虽然我们知道造血物质是必须通过饮食来提供的,但说血是这么来的也太无厘头了!我们许多可爱的不求甚解的中医从业人士们也,也是读到过这些文字的,这也恐怕是他们有所选择性的大谈“活血化瘀”的原因;至于某些“专家”,读到这些文字就更来劲了:中医是嘛玩意儿!

我自己反复阅读过这些文字,还真别说,我还就从这些文字中读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伟大和先验,我真不知道3000年前的古人,怎么会有这么先进的医学知识的。《内经》中关于血的“生成”,仅有这三条原文,其它都是讲解血的功能的与治疗的,恰恰这三条是互相递进的。

1.中焦受血于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太素.六气》------讲了血的是中焦把胃肠道消化得来的汁液变化成了血。(别急,往下读)

2.岐伯曰: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承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在“1”的基础上交代了中焦并不是在胃肠道将消化所得汁液变成血的,而是“上注肺脉”之后。至于这条原文,有必要稍做调整,以便不必要的误解:“岐伯曰: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承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传统医学中,对营气化血的概念是非常明确的,原文的行文方式,将“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作为上注肺脉的补充语而置后,而不是对“乃化而为血”的补充,否则就会引起“血=营气”的误解了。],那么这里就更明确了:血是胃肠道的消化所得汁液,上注于肺脉,变成“独行于经隧”的营气,然后才变成血。(请继续往下读)

3.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孙络,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络先满,满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以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这段文字很重要,原来传统医学体系中血的“生成”是这样的:“中焦消化所得汁液----上注肺脉----独行于经隧(营气)----上注溪谷,而渗孙脉孙络----在津液和调的前提下,变化而赤为血,地点是孙络----孙络满乃注于络脉----络脉满乃注于经脉。”解读到这里,营气化血的途径就很明确了,是在孙络“化”血。

这里需要回到本文开题介绍的背景:传统医学中血脉是与皮、筋、骨、肉并存的“五部”之一,关注重点在它的功用。那么营气化血也就不是谈论血的具体生成,而是谈论的是“营气”与“血”的互化互生的过程。

为什么说这个理论伟大,这需要介绍一下现代医学的微循环理论: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流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前毛细血管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流至微静脉。由于真毛细血管交织成网,迂回曲折,穿行于细胞之间,血流缓慢,加之真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又高。因此,此条通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故又称为营养通路。

了解微循环理论的同志或许要讲了,你“营气化血”在孙络层面,孙络不是分布于体表的么?那微循环可是脏器与体表毛细血管都有的。呵呵,说实话,这其实也曾是我自己的困惑所在,传统医学中,络脉的分布有阳络阴络之分,我们平常理解的络脉是阳络部分,其实《内经》原文中,并无一字写道络脉分布于体表,只是我们的思维惯性所致罢了:阴络是走行于身体内部,分布于五脏六腑的络脉,随其分布区域的不同而被称为心络、肝络、肾络、肺络、脾络、胃络、脑络等,其散布气血的功能往往成为所在区域脏腑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内经》也载有: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化变而生于血气,故守经隧焉。《太素.虚实补泻》

话说到此,只说了“营气化血”理论,这个理论既往是被抽象理解的,沦为了一种说理工具,但真的与西方医学面对面之后,渐渐又沦为妄自菲薄的罪证,好在我们民族是不断涌现栋梁的民族,1983年4月, 当时不满30岁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修瑞娟开创了微循环研究新的纪元,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找到了现代医学研究的支持,而她成功的基石,正有一部分来自传统经典的启发。

可惜,这经济快速发展,一切向钱看的中国社会,严重忽略了科学技术的研发以及科普教育,我国七八十年代在神经科学领域是处于世界前沿的,这些年又落下了很大的距离,科普的滞后,又让人群中诞生了一帮无知且狂妄的“精英”。

通宝推:阴霾信仰,呆头呆脑,重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