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共和国走过60年 -- 吴非

共:💬269 🌺971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来你也是死扣字眼的迂,要不就是“以迂充傻”。

淮海战役过去几十年了,你到现在还看不明白吗?

战略决策的核心与主要功劳是毛泽东,野战军层面的战役指挥的主要功劳是粟裕和刘伯承。

邓、陈毅、饶漱石、邓子恢、谭震林等的功劳主要是统一调度、协调中原局、华东局和两大野战军的后勤工作。

其中,陈毅、刘伯承还承担了两大野战军的军事协调工作。

邓做总前委书记,既没有担当战略决策的核心作用,又没有承担野战军层面的战役指挥工作,主要就是在总前委里就后勤方面统一调度、协调起了牵头作用。淮海战役首功要记在邓头上,那是笑话。而记在粟裕头上,是比较合理的。

总前委里,中原局有两个(邓、刘),华东局有三个(陈、粟、谭)。军事指挥主要靠粟裕和刘伯承,后勤方面调度、协调具体工作在华东局、华野主要是饶漱石、谭震林,在中原局、中野主要是邓、邓子恢,真正起统一调度、协调工作的恐怕还是陈毅呢。

按说饶漱石党内职位、地位比总前委的5个都要高,为何没有进总前委呢?在俺看来是因为陈、饶之间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陈毅在总前委就两大中央局、两大野战军在军事指挥、调度和后勤保障上统一与得力的作用,是不好将饶也纳入总前委的,于是总前委华东局进3人但书记名头则挂在邓上了。

综合起来,淮海战役领导人的功劳排名如下(中央华东局、中原局委员以上的方可进入排名,排名分先后):

第一级功劳:毛泽东;

第二级功劳:粟裕、陈毅;

第三级功劳:邓小平、刘伯承、饶漱石、谭震林、邓子恢等。

毛泽东是无需跟下级争功劳的,首功自然是粟裕,其次是陈毅,邓充其量是三功。说什么淮海是我领导的,名头上似乎是这么回事,实质呢?还电报呢,电报一出就吓到大家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