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经略》创刊 -- 南渝霜华

共:💬336 🌺1489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经略》第三期发布

新浪ishare下载

(本期的排版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没有办法,磨合中……希望各位河友原谅……

从本期开始,刊物发布后即在网上发布文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刊首语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及海啸,不仅吞噬了数万生命,对日本东北一带城镇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更引发旷日持久、拖而不决的福岛核泄漏。震荡之中,一个真实的日本呈现在世人面前。一时间,全球瞩目,议论纷纷。地震初起之时,国人的反应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不少论争因之而起,在在彰显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与中国的纠结。时至今日,情绪宣泄已尽,值得我们用心,同时考验我们识见的,乃是震灾在战略层面对日本、东亚和世界的影响。

同治十一年五月,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将大清帝国被欧洲诸国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称为“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以东亚格局而论,日本崛起和中国衰落同样是前所未有的巨变。日本虽遭黑船叩关,却以明治维新奋发自强,先于甲午击败中国,后于甲辰力压俄国,一跃而为远东之霸主,黄种之翘楚,以至野心膨胀,打着东亚共荣的旗号,北掠南侵。二战后,日本虽受美国掌控,仍能卧薪尝胆,成就经济奇迹,一度以“雁行模式”领导东亚经济。直到最近,东亚的头把交椅才因中国的强势复兴物归原主: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对此,日本舆论叹羡之中又夹杂几分担忧:两国之间夙怨尚未消解,又因钓鱼岛之争剑拔弩张。眼见传统亚洲秩序有复归之势,日本夹在中美两大国之间,何去何从?

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恰在此时发生。日本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遭受的双重打击,显然远远超过GDP数字变化的扰动。我们认为,针对这个大事件,应当有由近及远、由具体入宏大的三层探讨。其一,日本各界在震后有何表现,优劣何在,发展趋势如何;其二,震灾对东亚和世界经济运行有何冲击;其三,震灾及其后遗症,会对中长期东亚格局的变化产生怎样的影响。就前两点,各界的议论已经相当丰富,但关于第三点的探讨还寥寥无几。马克伦纳德在《中国想什么》一书中,将中国与欧盟、美国并列为未来世界三大构建者。于此三者之中,中国更多地是作为现行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和改变者而存在。尽管这种改变首先在非洲得到彰显,但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步,毫无疑问必须落实在东亚。在中国安身立命的东亚,互信、合作、繁荣的主要障碍,乃是美国至今竭力维持的冷战布局,而日本,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有识者当以“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精神,由大地震出发,大胆展望未来东亚,小心论证中国方略。本期推出的日本地震专题,便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尝试。

目录

003 刊首语

【专题】

004 震灾救援与中日关系的未来

008 日本地震将如何影响全球能源格局?

011 和日本地震相关的几个科学问题

016 日本地震到底震出了什么

【战略】

018 卢拉的巴西

021 核燃料交换:桑巴舞者的华彩演出

024 值得警惕的日式学者外交

026 “亲伊斯兰中华”?——印尼的悄然变化

【读评】

027 中企海外投资需注意政治风险

028 种业新政,意在沛公

030 两种民族主义

034 香港自由市场的真相

【国际】

036 南亚恐爆发全面危机

040 利比亚正在发生什么?

044 再谈利比亚的军政体制与内战的关系

049 意大利,一个不情愿的统一体

【时评】

052 改革新共识,新改革共识抑或其他

054 金融风暴、巴东刺官案及儒教

058 微博之乱

【专栏】

061 圣人与中和

【研究】

064 对中国中央集权现实重要性的再认识

【图志】

077 一百七十年来的西方(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