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来N多关于韩国人多自大的谣言都是广州的《新快报》造的 -- 思想的行者

共:💬199 🌺1090 🌵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查了一下,这位陈泰夏还是成果丰硕的学者

本篇访谈录的主人公陈泰夏不仅在大学任教,还先后担任了许多重要职位,并致力於研究"文字学","语文学","韩中比较语言学".在 45年零6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担任明知大学国语国文系教授(2004年8月退休).他作为全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常任委员长兼理事长,宣导普及汉字,特别是推广小学汉字教育.作为韩国国语教育学会会长,面向 140多个国家的韩侨少年以寄送友谊之信方式收集作品并对作品评奖,将获奖作品收录在《世界是个韩国村》和论文集《新国语教育》,每年发行 3本,被称为韩国国语学和国语教育界的泰斗.他非常精通高丽时代的诗词,与李奎报先生齐名,他的作品词语清丽,境界高深.他是位非常杰出的诗人,继承了在"翰林别曲"中被尊称为"李正言,陈翰林,双韵走笔"的翰林学士梅湖公陈华(第四代祖先)的文才,创作的长诗《长白山》每年元旦在 KBS社会教育频道中朗诵.除此以外,他还在篆刻方面很有研究,在本篇访谈录里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位有才华的大学教授,文人,诗人.

陈泰夏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稿本《鸡林类事》是宋代人孙穆在高丽肃宗8年(西元1103年)以书状官(记录官)的身份赴开城时,将当时高丽的朝廷制度与风俗,高丽人使用的361个词汇等内容收集整理而成的一种见闻录.这是高丽时代语言研究中词汇的唯一资料,其实这只是一份不过12页,总计361个词汇的资料.当他打算以此写论文的时候,台湾的指导教授表示了怀疑,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先生却令人难以置信地写出了一部总计950页,40万字的巨著,仅参考文献目录就达到27页,涉及台湾地区,中国,日本,香港地区,韩国等地图书馆.论文的评委们都异口同声地惊叹,即使在中国学生的论文中也没有如此内容充实的论文,对花费了6个月时间精心写作论文的作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叹.

当时他的论文在大学获得通过后还要通过"中华民国"教育部才行,如果评委中有 1/3否决的话仍然不行,但最后的结果是评委们全员赞成通过,这也被台湾的媒体大大宣传了一番.继1974年该文初次出版以后,又陆续翻印了3版,在国内外学术界广为流传,先生也成为《鸡林类事》研究的最高权威.先生原先受聘於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任专任讲师的时候只是打算停留一年,但为了写这篇论文,他最后在那里度过了八年时间.1971年3月,他以研修员身份赴日本国立东京大学语言学科研修亦是为此论文.

《说郭》一书是元代学者陶宗仪节选了《鸡林类事》的一部分内容编篡而成的.过去研究《鸡林类事》这本用汉字发音记录高丽语言的高丽学者们都试图通过《说郭》的清代手抄本来解释当时的高丽语言,但是解释上存在很多谬误,有些词语甚至无法解释.因此,先生从台湾的中央图书:馆和香港大学图书馆中找到了《说郭》的明代手抄本,以此为基础,参考了宋代中文的发音和现在中国中部的方言,抓住手抄过程中产生的笔误;重新解释了20个单词的意思.举个例子,有这样一篇记录"明日曰辖载",他指出" "在宋代的发音是" ',据此可推测" (明日〉的韩国固有词是" .另外,明代的手抄本中有关於臭虫的记录有"臭虫曰蝎铺",而在宋代的发音是.此外,,,的固有词应分别为.《鸡林类事》有几种清代的版本,里面有很多字也不一样,在研究中有不少困难,陈泰夏教授却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进行了明代版本的发掘工作,被称为具有汉文学划时代意义.他将此前不明确的编篡年代(西元1103年7月)以及被错误解释的词汇重新进行了整理,发表.

首先从研究的成果来看,有单行本著作《东方文字的根》,人文类高等学校《汉文I,II》,《IQ EQ挑战汉字》等30多本;论文从1980年以后开始正式发表,总计发表了100余篇.这些对国语学的发展和汉字的研究与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陈泰夏教授还在大学里担任许多职务,除担任了明知大学《明大新闻社》主笔,人文社会大学校长,学生处长,人文大学校长,教务处长,明进奖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以外,还在10多个领域担任了额外职务,大大推动了大学的发展.此外,学会活动和政府及社会团体活动,纯志愿者团体活动等这些内容,由於纸面所限,在此予以省略.在这些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会活动方面,不仅仅是在国内,在日本,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等汉字文化圈的学会里,他也是广为人知的人物.

学术发表方面,陈泰夏教授既在韩国国语教育学会等国内主要学会进行了数十次的发表,还从1983年12月在香港珠海学院发表"中国音韵学与汉文创制之关系"后,赴日本,中国,香港,台湾,美国夏威夷,莫斯科参加了十余次国际会议.另外,登顶长白山后(1984年7月28日),他在全国200多个机构中进行了演讲并举行了长白山摄影展(1985年2月7-19日,美都波百货商店画廊),其后再通过数十次参加MBC和 KBS电视台的"汝矣岛法庭"和"深夜讨论"等广播节目为世人熟悉,并通过月刊《深根之树》(数次连载),《国语教育月报》(从1987年8月创刊号开始每月刊登社论)等主要月刊杂志和主要媒体发表了与国语学和国语教育相关的若干文章(十余次连载).

西方学者也预言,21世纪历史的潮流会向东北亚文化圈移动.正如前面所说的,先生阐释了这样一种逻辑"中国只使用汉字,所以有很多不便,而灵活运用文字的条件与我们相似的日本的'假名'也不过是极其受限制的音节文字,仅凭'假名'无法构成真正的文字,必须要结合汉字同时使用,而发音又与汉字不一致,这都是与韩国语的便利无法相比的.因此,最理想文字的国家就是韩国."在此基础上,陈泰夏教授为了迎接东北亚文化圈时代的到来,在已连续6次举行的台湾,日本,中国大陆等国际学术会议召开之时总是强调"中国的汉字简化太多,应对三国共同使用的汉字实行'统一字形".

中国13亿人口使用的简化字给韩国带来了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陈泰夏教授也建议尽早接受被忽略了约半个世纪的中国简化字.地理上看,韩国将受到最大影响,因此他正在出版关於研究提高韩国的国家竞争力,更容易掌握的简体字原理等书籍.

中国学研究者陈泰夏访谈录

这位学者确实也主张汉字是东夷族发明的,这应该是他的个人的一种学术观点

历史研究本身就是很容易出产错误观点的领域,诸如郭沫若闻一多当年这些人就认为从《离骚》来看屈原是同性恋者之类的。

新快报造的谣言是韩国人为汉字申遗,这个是已经被韩国有关部门抗议了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