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话82:美国黄巾军(1) -- 井底望天

共:💬430 🌺2759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确实,我们每个人能看见的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各地差异极大的庞然大物来说。

就我的经历而言,一个江苏北部最穷县城:乡下的话我们一个年级是6个班(我们那届特殊,其他届都是10到15左右),最后能上高中的大概有60%,时间是2002年,到高中之后接触的就是全县的了。能上大学的我们学校大概是1700人左右,二本三本艺术都算上,加上另外一所高中700个不到一起算是2400人一届。

这里面显然也有上面各位说的不识数的情况,比如一些艺术类的 文科类的,我们高三时候考试理科班级数学平均成绩大概是150分总分能到105左右,文科班是40分不到,而且排除附加题的情况。我就知道一个常年班级第一每次数学考不过50分。最后一样不错的大学

毕竟西西河至少平均学历肯定是过本科了对吧,而且是扩招前的本科,就算现在一类本科大概。大家接触的人不识数确实是很惊奇的一件事,所以一到美国就没震撼了。中国情况没他们说的那么拽,但是绝对没你说的那么差的。更何况我们比的是比例,论总数无论如何是猛压美利坚的。

当然我们现在最顶级的人才还比不过美国,他们可以从全世界用印钞机印的美元买人才,但是光有最高级的人才也不能完胜啊。想象曼哈顿工程,如果只有爱因斯坦 费米 奥本海默一群大牛天才,下面搞工程的搞生产的全部不识数,那样可能成功吗?显然不行。

我想我们的优势确实在于理工科要强大点,顶尖不行数量行。况且各国最聪明的孩子智商都差不多,中国大部分还是学理工了,美国都学医 法 商 金融了,便宜还是占了点,没问题的。

大丈夫 萌大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