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镇江 -- 坐牛

共:💬69 🌺1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镇江

活了半辈子,除了水漫金山的故事,不知道三国演义里的甘露寺即在镇江,也不知道镇江古称京口。

镇江者,江镇也。去那里一件趣事便是观赏长江。我们爬了江中的焦山和江南的北固山,以为北固山顶的多景楼当是观江的不二之选。

站在多景楼下(适逢修葺),凭栏远眺,近处蒹葭苍苍,白鹭成双;远处缓缓长江,树影成行,蔚为壮观。

点看全图

更有小舟出没于芦苇间,静中有动,真是处处皆可如画。

点看全图

睁大眼睛细看,可以看见体型硕大的白鹭分散于高高的芦苇间。这几年在江南行走,我们每每感叹现在可以见到的鸟类多了起来。前辈人在天有灵,也算差可告慰了。

点看全图

小时经常看到行文者用“她”作为长江的代词,不甚了了。这次在北固山顶看到傍晚的“她”,终有所悟。

点看全图

多景楼前挂的匾,据说是米芾所书。我很怀疑,竟忘了拍照。见下图(出处)。“第一楼”三字明显与前四字风格迥异。先留一坑,有机会再接着挖。

点看全图

多景楼西侧有两个残旧的石羊,即“狠石”。据说孙权和刘备曾骑石论策。为何叫“狠”?谷歌和百度都没找到满意的答案。

点看全图

另外我以为石羊的样子很接近盘羊(参看下图,出处)。可是现在盘羊只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新疆及内蒙古。何以孙权会骑在了这样一个石像上呢?

点看全图

多景楼的东侧就是北固亭,八百多年前辛弃疾也曾站在此处追思古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北固山可看的还有东吴大将、神射手太史慈之墓,及北宋的铁塔(塔基)。转贴一副(出处):

点看全图

到镇江必去的还有镇江博物馆旁的“西津渡街”。据说古代曾是渡口。沧海桑田,长江改道,如今站在街上已经看不见江水了。不过两边狭长巷道里的民居还是值得一看。远处的山叫“蒜山”,亭子因而也叫“蒜亭”。一位住在旁边的老者热情地告诉我们它其实应该叫“算亭”,因为传说当年孔明和周瑜就在那里厢共商抗曹大计。有趣的是蒜山无路可上,不知建亭时用的是什么办法。要想在上面开会至少得会点轻功吧。

点看全图

渡街上的标志性建筑就是这个石塔,很像我们在中甸和川西藏寺里曾看见的那些塔。联系上面“狠石”之象盘羊的猜测,不知这两样物事之间是否有什么渊源。

点看全图

我们还去了新近开发的南山公园。竹林禅寺外翠竹掩映,山门绿藤缠绕,煞是清幽。寺内虽已破败,不过从留下的五层梯状的高大石台,仍可以想见当年二百多间殿堂的恢弘。

点看全图

更有藏在树林深处的招隐寺。下图左下角的房子便是。我们翻山至此,在寺中读书台处歇脚喝茶,此中痛快,难以言表。

点看全图

寺中另有听鹂山房(下图)。据说南朝名士戴颙常于此“斗酒双柑听鹂声”。虽是令人向往的雅事,但为什么是“双柑”呢?

点看全图

江南的房子很讲究门、窗和植物、季节的搭配。结果是有门皆为景,无窗不成画。这个季节,从门外往里看,或者从门里往外看,都各有味道。

就三天的行程,写起来还真不少,手都麻了。最后再留个坑,该睡觉去了。在镇江,所到之处,我们总能看到很多防空洞。焦山如此,北固山及云台山亦如此,背后肯定有什么故事。

元宝推荐:希宝, 通宝推: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