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羽之死 -- 下山斯内普

共:💬94 🌺4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关羽之死

前面的闲话

题目的来源是《赤兔之死》,当年的一篇奇文,写得很好,我看过就在一次高中月考中也用古文写了一篇,我高中语文老师是个对古文颇为精通的老先生,给我一个很高的分数,同时嘱咐我以后不要再写了,好吧,我理解他的意思了。

作为一个十分不专业不靠谱的人,我高中语文考试的作文都写的是科幻小说,每次分数都很低,看来真是功夫不到家的结果。

但《赤兔之死》依旧震撼了我,我感觉到那久远时代与现在依旧有某种联系,虽然微妙,但是存在。尤其是最近在马亲王的影响下开始读《三国志》,越来越觉得那个时代的精妙,在《三国演义》的皮相下面,隐藏着海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能让我们超越简单的判断,领悟到比权谋更多的东西。这些就是隐秘的历史线索,能够指引着大家,向远方望去,隐约了解到那个时代的命运。

关羽之死是最近一直想写的话题,让我兴奋,激动和疑惑,虽然我的史学基础完全不靠谱,但那就开始吧。

一 荆州

关羽镇守的是荆州,但并不是全部的荆州,湘水以东相对富庶的荆州土地被东吴要回去了,荆州的战略要地襄樊在曹操手中,关羽实际控制的地区是江陵,也就是今天的荆州,宜昌,恩施一块,北方是曹魏的襄樊,东边是东吴的武昌,西边是大巴山,南面那时还是蛮荒之地,且离川蜀大本营很遥远,基本被孤立在荆州,同时承受着两边的军事压力,战略纵深十分狭窄,经济也落后,在这当钉子户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蜀汉除了刘备之外,只有第二号军事强人关羽有资历能镇守住荆州。

事实上,关羽完成得十分出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了战略的均衡。荆州不是鸡肋,这恰恰是整个隆中对战略计划的关键点,也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基础所在,失去了荆州,战略的天平就会倾斜到无法预料的境地,从某种意义来说,关羽是整个三国战略天平的操控者,在某一段时间,关羽对于整个历史走向的重要性超过了三位君主。

二 隆中对

当年已经是中年的刘备和还很年轻的诸葛亮在南阳的草庐里,谋划着刘备未来的宏大事业。对于刘备来说,这尚属于虚无缥缈的东西,自己在荆州能呆多久还是个未知数。对于诸葛亮来说,这种战略谋划是安全的,相比于谋划曹操和孙权的这样经营很久的地盘,谋划荆州和汉中更像是取得无主之地,要容易得多,何况荆州自己的氏族也能出一把力,不管怎么样,比起刘备,荆州氏族还是更厌恶曹操。

三分之后,待中原有变,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这句话暴露出隆中对的致命硬伤,这不是一个积极的有控制力的战略,而是一个消极的,在等待的战略,他等待的就是中原有变,曹操内部出现混乱,就像当年刘邦的战略一样。而荆州就是等待的筹码,没有荆州,川蜀就被自我封闭起来,虽然防守容易,但攻击同样困难,随着战争的进展,决定战争走向的是整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而川蜀作为地盘人口最少的国家,毫无疑问是无法抵御住魏国连续不断的军事压力的。

当时天下的态势就是曹操占据着大部分资源,也控制着天下的战略的走势,直接对抗曹操是毫无胜算的,曹操的强大才是隆中对这种消极战略制定的根本原因,等待,只有等待,在等待的时候积累筹码。这就是隆中对的精髓。

赤壁,曹操大败,但并没有伤到元气,死伤的主要是荆州刘琮的非嫡系部队。在刘备攻取川蜀,抽取诸葛亮,赵云,张飞准备进攻汉中之后,战略的天平交到了关羽一个人手里。

荆州,不能丢。

三 意料之外

但命运的齿轮并不顺滑,关羽的意外之旅开始了。在刘备在汉中对曹操取得胜利之后,同时孙权进攻合肥,侯音在宛城发动叛乱,宛城,洛城也是战略要地,关羽自然要去接应,并试图将战线推进到襄阳,樊城,如果能顺利拿下襄阳,那么荆州的防务将固若金汤。

但是遇到了曹仁的坚强阻击,久攻樊城不下,但樊城非必取之物,关羽也没有坚决攻城的必要,关羽的战术才华显露出来,活捉于禁,力斩庞德,攻占襄阳,水淹七军,各地纷纷响应,威胁许昌,曹操不得不考虑迁都。

但是关羽的战略核心并不是要攻取更多的地盘,而是将战线维持在襄樊一线,为以后蜀汉两线出兵夹击曹操做准备。

就在这个时候,超出战争之外的战略要素开始起作用。东吴并不安分,在合肥和徐州多次失利之后,孙权开始考虑其他攻击点,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孙权开始变得短视,或许是多次失败之后需要证明自己的胜利,孙权同意了吕蒙的攻击荆州计划。

于是吕蒙漂亮的攻取了荆州,而据守荆州的傅士仁和糜芳拍拍屁股就投降了东吴,而据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按兵不动,关羽败走麦城,最终兵败身死。

于是乎荆州就落入东吴手中,隆中对的战略构想遭到了重大挫折,所以刘备要讨伐东吴,荆州失去,意味着川蜀难保,但是夷陵之战刘备又遭遇了重大挫折,从此之后,荆州不作他想。

四 孙权

孙权之前的战略方向是合肥徐州路线,本来和荆州八竿子打不着。但孙权在合肥的战绩实在是令人失望,徐州的地形决定了是易攻难守之地,非常适合机动兵团活动,但是那个时候马镫还没有发明,骑兵的机动能力和攻击力还没有后来那样强大,单纯依靠步兵和简单的骑兵的东吴在十分的被动,南方军队在对抗北方军队上并不占优势,这大概也是孙权打算换换手气,换个地盘攻取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如日中天,使孙权感觉到了威胁,甚至是嫉妒,因为孙权一直都活在孙策和周瑜的阴影之下,孙权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证明自己,虽然在曹操那里遇到了足够多的挫折,但干掉如日中天的关羽,也是成就自己英名的一部分。

而且,荆州确实是战略要地,与其等刘备做大,不如自己拿下这块战略要地,能够多条战线上灵活得攻击曹操。这个也是鲁肃版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东吴来掌握战略的主动权,待曹魏出现失误,就夺取天下。

在多重诱惑下,东吴的军队顺利得打败了关羽,太顺利了,简直,不正常。

五 受益者是谁

首先,为什么傅士仁和糜芳要叛变,糜芳可是刘备的小舅子,从徐州就开始跟着刘备的旧人,刘备身边最老资格的一批人,用现在的话就是上市公司的干股持有者,跟着刘备要比去东吴划算多了,就算真犯了什么大错,你听说过刘备为了这个杀过人吗?没有,这方面刘备的记录是零。

其实,刘封,孟达为什么要按兵不动,刘封是刘备的义子,算是关羽的侄子,孟达是法正的好友,法正现在正红得发紫。种种利益关系都指向哪怕是假模假式得帮一下关羽都是好的,哪怕逃回成都,刘备也不会怪他们,关羽都失败了,还能怎么样。

关羽要怎么得罪这几个人,或者是东吴要怎么收买他们,或者关羽完蛋他们究竟能获得多大的好处,他们才可能要叛变或按兵不动。事实上,最后的结局,刘封赐死,孟达降魏,糜芳和傅士仁在吴国打杂,并不受重用。他们显然不是受益者。

曹操自然是受益者,事实证明,吴国比蜀汉废柴多了,荆州前线的压力减轻不少,并且,曹操应该也是东吴的攻击点从合肥转向荆州的推动者,老辣的曹操自然看得出孙刘联盟里面有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他让司马懿利用了这种矛盾,一纸书信就将历史的走向推动了一下。

孙权自然也是受益者,但是东吴的废柴使荆州在他手中没有发挥出在关羽手中的那种作用,东吴人不能踏过荆州一步。

关羽在节节胜利的背后是隐藏着如此惊人的破绽,不得不让人感叹,也许关羽不北伐,结局就会好得多。但是,显然,关羽在战略上是合乎情理的,战术上也无失误,最后导致的败局,不得不让人再三思索。

六 隆中对之二

归根到底,隆中对是一个消极的战略,虽然当时消极的战略是恰当的,但是并不能掩饰这种战略的劣势,那就是对时局的控制能力超过了刘备和诸葛亮所能掌握的范畴。

刘备和诸葛亮以一隅谋全局,以川蜀,汉中和荆州一部的狭小地盘和与孙权的联盟对抗曹魏,本身不可控的因素太多,而对自身的潜力又消耗过大。

战争打得就是后勤和综合国力,而刘备虽然号称仁爱,并不意味着老百姓的负担就减轻多少,尤其是在诸葛亮这位出色的运营人才的挖掘下,一般而言,蜀国的产出能都大部分转化为战争潜力,但是这样依旧不够,荆州的关羽军团一直面临着缺粮的危机,而荆州的后勤是由士仁和糜芳来负责,这两位是行军打仗的人,并不以运筹见长,关羽在前方作战胜利,对后方的后勤压力非常大,两人因此受到关羽的责罚。而之前也发生过关羽抢劫东吴军粮的事件,既然如此,刘封和孟达可能在军粮供应上受到过关羽的压制,并导致手下将领对关羽的普遍不满。一支军队在军粮匮乏的情况下是最容易溃散的,这个能解释糜芳的投降和关羽军队在没有遭受重大军事打击下的迅速溃散。

这样的解释或许会合理和完满很多,关羽的重大军事胜利也使荆州的后勤到了崩溃的边缘,使荆州部队斗志丧失,既没有抵抗意志,也不愿意主动出击,否则无法解释四个人在得不到重大利益的情况下坐视关羽的失败。

而造成这一切的直接负责人就是关羽自己,荆州的实力,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关羽行动的本意就是作为刘备汉中进攻的配套军事行动。关羽应该保持一定的胜利,应该尽可能得低调和小打小闹。一旦这个胜利过于巨大,大到推动战略天平的走向时,由被套行动变成主要战略行动,而自身的力量又无法支持,自身实力不足的缺陷就会因为胜利的荣光而暴露出来,让不同的敌人都来攻击自己,让曹操和孙权在荆州的事情上达成默契。关羽自己打破的战略天平的平衡,然后迅速失控了,战略主动权被曹操再次拿走。

实力,实力。没有实力,就算是辉煌的胜利也会变成失败的前兆。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天下。

忽然想起一句话:无敌,也是一种寂寞。

七 诸葛亮

诸葛亮六出祁山,死于五丈原,为的就是就是弥补关羽失去荆州之后的战略短板,延续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在雍凉建立起足够的战略缓冲,让蜀汉不再封闭在崇山峻岭之间,借助雍凉的优秀骑兵部队顺势而下,与魏国达成新的战略均衡。

因为以川蜀和汉中的战争潜力,是挡不住魏国的,诸葛亮是优秀的运营人才,蜀国100万人口,10万军队,征兵率10%,这在古代是让人咋舌的程度,在现代更是不可能。同时还六出祁山,耗费军器钱粮无数,为的,就是蜀国未来的一条自保的出路。

失去荆州之后,蜀国人才凋敝,军事将领和运营人才都很缺乏,而魏国依旧保持着旺盛的人才更新率。这就是未来蜀国最大的致命伤,以至于诸葛亮专门从魏国挖来了姜维作为自己的指定接班人。

诸葛亮的这种穷兵黩武的行为事实上引起了川蜀本地氏族的极度不满,李严,费祎都是抵触诸葛亮的政策的,毕竟在诸葛亮治下,人民生活困苦,人口增长几乎停滞。

但是就像诸葛亮出师表里面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如何,要为蜀国打下一个通气的出口,让蜀国能延续下去。这大概就是诸葛亮的心愿吧。

在魏延向他说明奇袭子午谷计划的时候,也许一个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关羽,信心满满要夺取胜利的人,整个汉中会为他震动,但是这对整个北伐战略毫无帮助,反而增加了北伐的不确定性。当年,在荆州,胜利,也是失败的一个前兆。

也许,在五丈原最后的日子,诸葛亮也会痛哭流涕,泪流满面,他仿佛又见到了关羽,他想和关羽说些什么,想讲讲六出祁山的事情,想告诉关羽自己耗尽一生都无法再像当年的关羽一样,掌握着天下战略局势的天平,能将自己轻轻推向胜利的一方。

完。

关键词(Tags): #关羽#三国#诸葛亮#隆中对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无心之云,流沙河,上古神兵,铁手,北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