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CCAV菜农、农民,兼对“我爱吃西瓜”观点的看法 -- 巅峰背影

共:💬154 🌺1381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俺也来参合两句技术问题

青菜泡水的情况,我指的是广西某地,具体地名我不说了,那些农民在打包前一捆一捆的拿到河里洗,呵呵,重量多了很多。这是我的拍档亲眼目睹告诉我的,所以后来没有在那里收购了。

青菜特别是叶菜,泡水后几个小时之内会烂掉,常温下不超过8小时,夏天4小时,冷藏基本不超过24小时,堆在车里常温运输不超过4小时就会烂,而且一烂就是一大堆。而干水菜(露水收掉之后采摘没有掺水)常温下可以放24小时至48小时,采摘后买上冷藏可以放5到7天,个别可以放10天。当然上面的储藏天数是指不烂基本不影响菜的外观。味道就不管了。有机菜常温下有时就可以放4、5天不坏。所以给蔬菜掺水主要是最后一道环节干的,零售环节或者直批环节。需要长途运的菜或者一级批发商(就是西瓜老兄)收的菜是万万不能有水的。把菜放到河里洗除了掺水以外还有洗掉泥土的作用。菜根上有泥城里人不要。菜里掺上河水其实是大家的福气,有几块菜田附近有河水?大部分是臭水沟。

我也可以告诉你的是,番茄现在一般都是入雪库的,入了之后就很硬了,卖相也很好,如果用冷藏车,你放个几天甚至一个星期都没问题,根本不会有人上药的。现在市场很激烈,没有收购商会干这种蠢事。当然你提到的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不奇怪。

西瓜兄可能不是做番茄的。番茄用啥药俺就不说出来吓唬河友了。

“作为不能掌握种植信息的普通农民,如果种植的东西突然大范围高产,则不可避免的变贱赔钱,如果遇上暴雪、冰雹天灾,那极有可能颗粒无收。”呵呵,我就奇怪,你们就怎么这么喜欢强调农民亏钱的时候,那赚钱的时候你们就怎么不提了呢。还是拿莴笋来说,种一斤的成本就是1毛5左右(这是农民自己说的),去年农民最高卖到7毛5分钱,就是1个月前还能卖个56毛钱呢,而那时的批发商最多就赚个3毛钱。

这话对也不对。农民确实有赚钱的时候,去年秋天陕西大白菜地头价7毛,一亩1万斤农民收入7000元。但是,蔬菜价格高的也就那么几天,往往价格高是蔬菜歉收绝收的结果,等价格高的时候农民手里没有菜或者很少菜卖,还是享受不到。西瓜兄能不能说说,价格高的时候菜贩赚的也多吧?

那制衣女工还比买衣服的外贸销售人员低呢,你老人家也去呼吁一下国家给制衣女工补贴吧。在一条产业链上有不同的收入,这本来就是正常的事情,咋一到农民这,就得变呢?

制衣女工和农民都是弱势群体,大家就不要比较了吧,没意义。

“9分的蔬菜,5毛都没有利润,嘿嘿”,不用嘿嘿,我的贴子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请农民收割和包装的费用就要每斤1毛1分,请注意,这一毛钱还是农民他们自己或者是同村老乡赚的,剩下的还有油费和各项杂费每斤2毛,成本就已经4毛。你只是单提田间收购价,却故意不提费用,不太厚道吧。如若你好心,可以义务帮我们出了这3毛1分钱,那我也可以卖个两毛钱出去,好不好?

西瓜兄说的的确是事实。9分的收购价,其实运输等费用就得4毛甚至更多。但是这也是问题的一面。当菜的一级批发价是9毛、一块的时候呢?运输等费用还是4毛。那么钱谁赚走了呢?难道批发价是一块的时候菜贩会自动给农民4毛?当然不会。最新收到信息的菜贩仍然会给农民9分。然后更多的菜贩来收菜,农民才会意识到菜价开始涨了,于是农民的地头价会从9分一点一点(而不是一下子)涨到4毛。这个涨价过程中钱给谁赚呢?还是菜贩。等到地头价涨到4毛的时候菜贩可能赚的很少了,他们就不来了。于是菜农又杯具了。问题是菜贩可以随时退出游戏,菜农不行啊。种子撒下去之后菜农就得硬着头皮把游戏玩下去了。

小麦每年种植面积一亩九分地(水田一亩三分,旱田六分),需要4袋碳铵、2袋磷肥,每袋碳铵90元、磷肥30元,机械耕种支出约为80元,浇灌支出大约150元,碾打40元,共640元,人力无算,颗粒归仓,不过1100斤麦子而已。玉米同理,但种植面积为一亩三分,大约为1500斤,肥料我记不住了,和上面差不多,但应该少2袋碳铵。

怎么小麦用肥这么多?玉米用的肥比小麦还少?俺没种过小麦所以不知道,小麦太吃肥了。而且看来你们那里灌溉的费用太高了。水稻用肥比小麦少多了,补贴跟小麦差不多,价格比小麦好。干脆你们拿水田种水稻算了。还有农药的费用背影同学你没算。

种地是很难养家糊口的,不管是种粮食还是蔬菜,种粮食风险小得多,种菜风险非常之大。农民要么租别人的地多种几亩取得点“规模”效益,要么得种地+打工才能糊口。总而言之大家能不做农民尽量不做农民。

通宝推:回旋镖,amazon,我来也,巅峰背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