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轻松点,大家吹牛吧 -- 极色

共:💬100 🌺6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二,母校校名

母校这个词大家都知道,就是自己上过的各级学校。说起母校,我其实沮丧更多些,因为我上过的小学、中学、大学,现在都不复存在了。

当年上的小学本名叫“米市大街小学”。米市大街,现在改叫“东单北大街”。北京从明朝建都时就有这样一个格局,即“东富、西贵、南贫”,也就是西城多王府,东城多商贾,所以这个“米市大街”也是显示“东富”的一个特征之一。

米市大街文革时改名叫“瑞金路”,所以米市大街小学也就改名叫“瑞金路小学”。学校的位置在现在的协和医院门诊部的北边一点。当年学校旧址应该是一个教会场所,有一个挺大的教堂一类的建筑。我上学时那里就是学校的大礼堂,批斗“走资派”和“大唱革命歌曲”都在那里举行。后来这个小学被撤销了,学校校址又变回了宗教场所。现在那块地方整个被拆,连宗教场所也没了,尸骨无存。

我上的中学说起来在北京也是一所挺有历史的中学,早先叫“贝满中学”,是北京几个很有名的教会学校之一。以前一直是一所女子中学,文革前叫“女十二中”,也叫“灯市口女中”。文革时改为男女合校,改名“北京167中学”。这是我在那里时的正式校名。

学校里有一棵非常高大的银杏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现在的照片了。印象中它当年更枝繁叶茂一些。

我离开那里后她和灯市口另一所中学--“北京二十五中”合并,沿用了二十五中的校名。所以,我上过的中学现在也不存在了。

我上的大学是1956年“院系调整”时,从几所综合大学有关专业抽调师资成立的一所专业工科学院。文革中被撤销,文革后期(74年)恢复重建。我在校期间校名一直都是“XXXX学院”。毕业后中国已经“改开”了若干年,在国际交流中发现叫“学院”很吃亏,因为国外的“学院”其实只相当于中国的中专学校。所以从那时起,国内大学级别的“学院”纷纷改名,我的母校也改成了“XXXX科技大学”。然而,若干年后,国内大学又刮起了一股“综合大学”的风潮,我的母校也因此被“综合”到了某个综合大学名下,成了“XX大学XX部”了。

至此,我在国内上过的三所学校都已不复存在,这让我在写自己学历时多少有些担心,万一人家因为查不到这个校名而怀疑我假造学历,把我归入吴征、唐骏之列,我可是有口难辩,岂不冤哉?

当然,像我这样的,上过三个学校而三个学校全被“除名”的,大概河里不会有很多吧?这样一想,也就多少有了点得意感。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在国外读研究生的学校校名还在。

通宝推:朴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