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美国的穷人啥个样 -- 梦涛

共:💬126 🌺864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給魚不如給漁...

只是一些感觸。英國好像也有很多人甘心拿著救濟金過活,記得那個十二歲父親,十六歲母親的故事,他們的父母也是靠著政府養..... 當然,故事下文又有點傳奇,那個十二歲男孩好像不是小孩的親生父親,十六歲女孩同時有幾個男友,那些男友又一起跑來爭當父親。當父親的好處是,可以有多一個人口拿救濟...

六七十年代,香港也有過艱苦的時候。但是父母親們靠著自己一雙手,扺手併足,含辛茹苦地將子女養大,所有今日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律師或醫生們。那時候香港的成功,固然有著地勢之利,但那份獅子山下的精神,卻是其中一項最重要的因素。那時候生活很窮,但是電影電視劇,又或是文學上都很有內涵,大家都很積極地生活,精神上卻很富足。電影 "七十二家房客" 就是講那個年代的故事。

然而,今時今日,生活好了,父母總是想要給子女最好的,因為政府有盈餘,社會上有不少福利,結果大學畢業生不去工作,拿綜援,申請公屋的人日漸上升,同時,餐廳或地盤等辛苦工作,沒有人去做.... 還有,社會上總有許多怨言...

貧窮有兩種,一種是真的是無法工作,社會上也沒有資源,另一種是社會上有工作機會,但是懶,又或嫌這嫌那,寧願靠政府救濟...

母親常說,有手有腳,不怕沒有工作。我有點好奇,在發達國家的貧窮,是因為不去工作,還是無法工作呢?

--

至於給魚不如給漁,我想起了非洲。二十年前的埃塞俄比亞,幾乎是饑荒的代名詞,跟今日許多工作及貿易機會的埃國是不可同日而語。以前我也助養過兒童,為他們而心酸。等到生活有了經歷,才知道他們貧窮的根源是因為戰爭,我們給他們疫苗,給他們食物,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想要治標又治本,則是給他們安定的政治及社會環境,還有將戰爭的問題解決。非洲其實是很富饒的,南非有血鑽之悲,有錢的極有錢,沒錢的生活在地獄,北非則因為以前被不同國家殖民,帶來了邊境等爭議問題給他們,那些英法意大利等國家,又帶了不同的宗教及語言給不同地方的人,結果即使殖民國家走了後,那里也會為了邊境,又或宗教等問題打到你死我活....

窮人最需要的是甚麼呢?我想除了食物外,還有對未來對生活的希望,以及尊嚴。

這些年,中國跟非洲貿易,並帶給了非洲科學的種植方法,幫他們修鐵路,蓋發電站。如果說以前西方國家的慈善組織如宣明會等非洲的是"魚",中國給非洲的是 "漁"...

當然,東南亞金融風暴後,其他地方很傷,中國很快恢復元氣,其中一個原因是將貿易焦點轉到了非洲。能源、投資、建設....中國跟非洲,算是以平等的態度去交易。

窮與富的定義是甚麼?其實只要三餐溫飽,我們都可以生活得很開心。許多富人,生活富裕,精神卻很空虛,很貧窮。有不少年青人因為生活空虛而吸毒,割手。我想最可怕的應該是生活與精神上都同時貧窮,生活上的貧窮我們還能設法改善,但是精神上的呢?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