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写了一首小诗,但感觉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帮忙指点 -- 合金镜头

共:💬10 🌺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一定对,但是可以参考一下

天高云淡雁南归 这里 淡,南 ,在古诗词里边是闭口音。也就是,读作dam, nam,然后 雁 字读作yan,归 字要开大口。

霁雨霏霏锁额眉 这里的 额 字,在古诗词里是入声,发音不是普通话的 e 音,而是也爷页没有 Y 声母的那个音。

满树芳华愁逝去

知秋一叶入尘埃 这里的 一叶入 三个字是在古诗词里边是连着的三个入声,而且 一 字是收尾 t, 叶 字收尾 p, 入字收尾 t,而听出来的音都与前面 额 的音相同。

古诗词的平仄不是简单地按照普通话的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来的。对今人来说,难点有两处,一是入声,二是有些音在普通话里边已经与韵书不通了(比如普通话里边的鹅额,在古诗词里边应该是在不同的发音里边的(一个是同我音,一个是同客,页音)。)。

无责任乱说的,以供参考。

其实后面两句如果写成这样,在音韵上会好很多:

一叶知秋愁逝去

芳华满树入尘埃

见笑。:-)

另外,其实北方方言里边很多都或多或少保留了入声的。比较完整的是江淮官话和晋方言,西南官话里边也有完整的入声片,但是成都话要加以分别和体会才能知道。而中原西北方言里也是有些入声的。真正没有入声的,其实就是北京方言以及他的基础,东北方言,冀辽,胶辽方言。

所以,不妨用你的家乡话读你的诗,看看顺口不顺口。

通宝推:合金镜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