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300万亿M2 -- 陈经

共:💬189 🌺1138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拿成本比,是不算贵,正因为成本太高,高铁应该少建,

这一点与原帖主的意思并不矛盾,他说的就是国家不该过份把投资放在这些运营成本太高,收益很差的项目上。

要是按收入比,高铁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价格的确是太高了。

刚才看见一个帖子谈德国高铁链接出处,讲到科隆到法兰克福320km速度的ICE的特价票是19欧到59欧。这段距离好像是177km,按59欧计算每公里也不到0.3欧。就算德国人收入数值上跟中国民工差不多,2000欧左右一个月,相对票价比中国便宜多了吧?如果再考虑到中国人要花钱的地方比德国人更多(社会福利差,教育医疗什么的负担沉重,食品房价也都相对较贵),高铁的价格不要说对农民工了,就是对城市里中低收入的人,也是太贵了。

你说的因为成本太高,贵得应该,也不错。可是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花那么大代价建设太多高成本的高铁,而不考虑多数民众的需求,多建一点便宜得多的普通动车呢?如果大部分的高铁乘客都是“被高铁”的,是不是说明社会资源过度向少数富人倾斜,绑架了平民为少数人享受高速买单?在这种情况下,高铁如果能盈利,而且盈利水平不低于动车普铁,那还勉强说得过去,至少没把额外的资源投给少数富人。如果盈利困难,需要国家补贴,或把其他方面(比如铁路货运)的收益拿来补贴高铁,这就是赤裸裸地把社会资源向富人倾斜,杀贫济富了。

具体的经济核算数据不是太清楚,但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社会资源过度向权贵向有钱人倾斜是有传统的,民众对建那么多高铁的质疑也就合情合理了。估计现在把高铁建设降降温,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的。

说明一下,我说的“中国的社会资源过度向权贵向有钱人倾斜是有传统的”是有根据的,免得有人挑刺。典型的如医疗资源,看看凡是中国的大医院,有多少高干病房就知道了.少数的权贵消耗了大量的全民买单的医疗资源,其中浪费惊人,而另一方面,有数量多好多倍的底层民众没钱看病,坐在那儿等死,这在世界上是少见的。近年情况也许是在好转,但这是中国过去直至今天的现实。再举一个铁路的例子:过去铁路的软卧包厢,是只对处级以上干部开放的,老百姓愿意花钱也坐不上。硬卧每节车厢坐66人,软卧36人,1.83倍。票价呢,软卧是硬卧的1.5至1.8倍左右,说明每节软卧车厢比硬卧票价收入稍低或相似。但是服务质量相差较大,比如,软卧乘客是单独在餐车开饭的(软卧通常就挂在餐车旁边),每人4毛钱可以得到比普通乘客3毛5一份(不是在餐车吃)的盒饭质量要高不少的一份饭(我说的是一二十年前的事),设备环境当然软卧也好得多。说明什么?软卧的性价比比硬卧高不少。这就是在用硬座硬卧的收入补贴软卧,单从铁路的做法看,是在杀贫济富。这些例子,说明在中国,杀贫济富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