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无线电导航简介 -- 代码ABC

共:💬22 🌺2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也聊聊天文定位

为了更好的理解天文定位,推荐大家看一部德国拍的二战片:《从海底出击》,里面有一段内容生动的表现了二战时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定位的困难。由于天气恶劣,导致长时间无法看到太阳,也就无法测定准确船位,从而无从确定正确航向去截击盟国护航船队。

里面有好几个镜头是表现艇员在舰桥上用六分仪测定太阳高度的,很真实。

天文定位,误差按今天的标准来看是相当大的。测定者如果技术不熟练,或者仪器本省误差大,或者受天气因素影响,船位差个几十海里也不是不可能的。

二战那个时代距现在并不太遥远,而数百年前的航海家们就更依赖这种几乎是唯一的定位手段了。

中国的航海技术一度领先世界,但慢慢被欧洲远远的抛在了后面,这里因素很多,但我认为中国的天文学在航海领域的实用化程度不高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要再细究一下技术层面的原因,我认为这与中国制表业几乎是空白有很大关系。

时间和经度是密切相关的,而没有精密的钟表,再完善的天文表册也没用。中国在民国时代还不能工业化生产精密钟表,航海如何能领先?

明代更早些,航海者们测定纬度是比较容易的,六分仪就能很方便的测定。比如:北极星可以作为很好的测定高度的天体,用六分仪测定其与水天线的夹角,就可以得出船舶所在的纬度。比如,船在北极点,那么北极星就在头顶,即纬度90度;在赤道,则北极星的高度为0,即纬度0度。

而经度就不那么简单了。

所以,古代有一种等纬航法,就是船长只知道船的纬度,经度不知道,那么就沿着某一纬度一直向西或向东航行,直到找到陆地,再根据地标确定经度。

那个时代航海真是冒险的事业啊!都不知道自己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就那么一直走下去。向航海家们致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