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电费提价看发改委对C国通胀形势的判断 -- 老毛孔

共:💬2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从电费提价看发改委对C国通胀形势的判断

从2010年10月(?)央行第一次提准和加息始,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迫己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因为按照中国央行的调控作风,事后确认式调控己经是长期的可以预见的习惯.关于C国央行的调控特点,还有一层意思很有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由于C国的结汇政策和购汇货币发行方式,从2000年起,C国的央行基本上伴演的是一个米国央行的影子银行角色.从这种意义上来讲,C国央行的调控特点,除了可预测的事后确认式调控外,还有一种特点,就是在数量式和价格式调控方式选择上,除非不得己,对数理调控方式的选择是一直处于优先的,按央行的话说,C国的通胀主因之一是外部输出式的,所以在央行的政策蓝子里,采用央票,提准等数量方式吸收和贮存流动性自然是最合理的方式了,而加息,除非不得己,才可为之.这个可以从2000年以来的历次调控中得到证明.

2010年以来的这轮货币收缩己经对C国央行造成很大压力了,虽然调控的幅度己经大于07年造成C国股市大崩盘那一次,但从通胀面临的复杂形式来看,理论上讲,调控之路还遥遥无期.从央行的调控工具看,数量式调控虽说在理论上还可以继续下去,但从央行表现出的痛苦程度上分析,可能实际上己临近用磬.我这样说的原因是虽然周X川口头上还很强硬的说提准没有上限,只看需要,但实际上,准备放弃或少用提准等数量式调控工具的风己经放出来了,因为提准对央行来讲,是有成本的,从相关放风信息披露的情况看,央行动用提准等数量型手段的成本己非常巨大,央行似己不愿继续增加负担.也就是说,如果5月份以后通胀不仅没有继4月份之后继续下滑,或至少是变得平缓,那央行将不得不更多动用加息等价格型手段了.如果这种手段造成C国经济的进一步伤害,或不经意间成为推动经济快速下行的最后稻草,要打央行板子的话,央行也有话说,我己经提前哭出声音来了,但没有办法.

在这种背景之下,发改委批准的6月1号全国16省市的提高电价有些不可思议.作为一种基础价格因素,电价对CPI的影响同油价一样是直接而明显的,发改委官员的解释主要有两个:一是对通胀的影响微不足道;二是对居民不调价,所以对CPI没有直接影响.在通胀形势不明(官方意思)情况之下,一个正常的行政决策决不能助推通胀的走势,这么大的决策我想发改委不经过国务院同意是没有这么大胆子的.至于认为不调居民电价就不直接推动CPI,那只不过是官员的醉话,聊当笑话.

按官方说法,这次电价调整的直接原因是发电企业长期亏损,这些亏损从而导致发电企业宁愿选择空置发电能力也不愿发电,而这一切就是今年早到的电荒的主要原因.这种解释是否完全合理不说,但帮助发电企业消化煤炭胀价造成的亏损的方式除了提高电价外,在现在这个通胀压力强烈的背景下,其实还有更为合理的方式,那就是减免发电企业的税收或者实行临时性发电补贴同时推行两高行业中的高耗电行业的惩罚性电价.但发改委为什么弃更为合理的方式而不用,是不好解释的,难不成是不想影响财力?也只能猜测而己,发改委的许多政策有时就象国统局的CPI,很难解释得合理.

在这个时间点,结合最近的C国央行为调控变相叫苦,官方媒体不断升温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国统局对CPI结构的调整以及通胀输入论,翘尾论和国际大宗出现阶段性调整等因素分析,发改委批准电价上调,应该表明发改委和国务院对通胀的判断己经走出了左顾右盼阶段,其本上有一个明确的趋势判断:通胀是可控的,5月份很可能是今年顶峰.

和发改委这个判断相应的,可以猜测:

紧调控可能私下变得不那么紧,但口头上是不会说的;如判断再次失误,再次被迫动用紧缩工具,价格工具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如果再次动用价格调控工具,慈祥的人会不会崩溃呢?,而这一切的代价确是让所有的C国人民来痛苦承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