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话98:南海攻略(上) -- 井底望天

共:💬143 🌺1815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海上漂浮工程的建设难点

俄罗斯科学家正在计划建造庞大的海上漂浮工程外链出处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人才再度想起要建海上机场。他们制订了一个庞大的计划,要在东京湾的一个避风港里建一块漂浮板,再在上面建机场,并称之为“漂浮工程”。对于处在地震带上的日本来说,建造这种漂浮的、不易受地下震动影响的机场无疑是件划得来的事。根据设计方案,该机场的起降场长1公里,宽121米,漂浮板的厚度为3米。日本人打算把这个机场当成横须贺海上军事基地的另一个机场,或者在发生大型自然灾害时的把它当作一种可移动的综合救护设施。从1995年起,已有国内4家铸钢厂和13家造船公司投入了此项工程,机场的大型底板都已经下水,甚至还有一些轻型飞机在上面顺利降落。可是到了2002年底,日本人突然中断了这一计划,决定拆除这一海上机场。为什么呢?看来幻想中的计划已经成为现实,可为什么要突然变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亚历山大·科罗布金半年前在新西伯利亚遇到“漂浮过程”的设计者之一、日本教授奥库斯(音译),问及这个问题。教授承认,漂浮机场的模型乍一看非常简单,实际上操作起来相当复杂。因为供飞机降落的平台将是一块具有一定弹力的漂浮平板,而海水对它的作用同对轮船一样。这就是说,海浪的起伏和飞机降落需要平稳是一个矛盾体,建造海上机场平台的材料需浮力和弹力相兼备方可。而目前,虽然弹力平台的动力学问题和漂浮工程的流体动力学问题已经研究得相当充分,但要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还是做不到,世界上还找不出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人。

  还有诸多的未知数

  世界上有不少私人公司已经意识到这种被称之为VLFS(Very Large Floating Sturctures)的漂浮工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人能说出这种设施今后在大海上会是个什么样子。也就是说,对这种投资还把握不大。

  这种大型漂浮平台的实验室实验是一项相当繁重的工作,而实物实验几乎是不可能。这是因为缺乏这种漂浮结构的原型,所以只有寄希望于理论和数据研究。俄罗斯国内有惟一几位液压弹力领域的专家在短期内成功地找到了漂浮平台设计数据的计算方法,被同行们称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一种方法,借此可解决平台的半漂流状态。

  如何才能使平台达到“静止状态”,这是建造这种漂浮设施主要得解决的问题。如果平台变形,飞机自然就不能降落,因为起降场必须保持平坦。指挥飞机降落的信号灯塔也很关键,它的位置得保持不变,最大倾斜度不能超过1%,过斜便有可能造成人毁机亡的惨剧。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

  海上城市的前景

  很多科学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如果陆地上土地金贵,完全可以往海上发展,而且公海上还不用纳税,所以人们现在都在处心积虑地在想办法建造海上城市、岛屿和机场。不久前,日本有个建筑师提出了建设一座漂浮岛屿――一座海上城市的建议。按他的想法,城市能容纳7万人。除了住宅楼、办公楼和音乐厅,他甚至还考虑到要盖幼儿园。总之,岛上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要让人们生活得舒舒服服。有个法国财团于去年年底也提出了建造一座漂浮岛屿的方案,把岛屿建成轮船状,上面盖好些建筑。

  从政治和军事观点来看,这些方案的前景都非常看好。比如说,可以在公海上建造这样的设施,表示这块“土地”已属自己所有,但又不违反任何国际公法。

  但是,在亚历山大·科罗布金看来,在海上建漂浮岛屿同在月球上建城市一样,现在还只是一厢情愿,估计最近在这一领域不会有大的突破。首先得有大量的投资,单个国家显然是力不胜任,得好几个国家来共同完成。科学家们之所以一如既往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只是为了证明这些方案完全可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