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3)肿膝盖以及其他娱乐

肿膝盖以及其他娱乐

在家门内外,四十年代的英国人有那些娱乐活动呢?他们肯定不会看电视,因为1947年只有0.2%的成年英国人口拥有电视,到了1950年也只有4%。他们不会到国外度假,当时人们既没有这么多假期也没有这么多钱。战前不久通过的带薪休假法案极大地扩展了享有带薪休假的人员的数量,但是假期一般还是以十四天为限而不是一个月。1947年时喷气式客机还没有问世,而且个人携款出境也要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只有3%的人口到国外度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有钱人,而且去得地方大概就是法国北部以及地中海沿岸。由于汽油配给制度,他们也不会开车到乡下去兜风。但是就在同一年,将近一半的英国人还是以各种方式度过了假期。许多人搭乘火车前往维多利亚时代的海滨度假地,这些地方很快就会人满为患。其他人则骑上自行车外出野营——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当时的公路基本没有人。但是更多的人将会乘坐游览车或者火车前往新开门的度假村,这些地方是由比利.巴特林(1)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家们创立的。

巴特林出生在南非一个离异家庭,他母亲是巡回游乐园里的糕点师。她带着自己的姜汁面包摊与儿子走遍了英国西部的各个集镇,借此让巴特林初步领略到了演艺行业的酸甜苦辣。断断续续地上了几年学,又在加拿大设计了几天广告之后,巴特林在一战时参军入伍。战后二十年代他拉扯起来一个套圈摊子。若干年之后,他一步步建成了自己的游乐场——鬼屋,螺旋塔,套圈与回转木马一应俱全。他最大的突破是取得了在欧洲经营碰碰车的许可证。然后他发现许多英国家庭在海边度假时往往玩得很不称心,于是在1936年林肯郡的斯凯格内斯开设了他的第一个度假村。

为某个公司的雇员特别成立的度假村此前也有几家。但是巴特林的野心极大,他修建了一个游泳池,一座剧场,一座电影院,无数游乐设施以及——重中之重——一家托儿所,好让带着孩子的夫妻能够享受二人时光。他的第二座度假村于两年之后在克拉克顿开门营业。战争期间他将自己的设施与场地全部交付给了军方,当战争结束时他已经有了5家度假村。巴特利是个强硬的小个子,上衣口袋里总是装着锋利的剃须刀片,他经常向朋友们夸口说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金钱、权力和女人”。他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厌倦了战争的人们需要些什么:色彩,游乐,温暖的小屋,优质的服务以及绝不冷场的各种活动,从舞会到著名的“肿膝盖选美”以及“魅力老奶奶选美”。

战后两年之内巴特林就成了百万富翁。在历经重重金融危机之后,他将会受封骑士并在自己的度假村里面接待女王。此刻他的注意力放在了中产阶级以及家境较为宽裕的工人身上。意大利歌剧,莎士比亚戏剧,电台明星,政客,主教与体育健将都被他请进自己的度假村。四五十年代的度假村极其时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价格不菲。在度假村里有专门的红衣接待员,他(她)们把游客一天的游乐内容安排得绝无冷场,有了战争期间人人群策群力的经历后,这种安排很受游客欢迎。1948年巴特林试图通过在加勒比海修建度假村将自己的买卖扩展到美国,结果蚀了本钱。之后六十年代大规模海外度假潮流终结了度假村的全盛时期。但是直到那时,对于上百万英国人来说,度假村依然是暑假的同义词。万一日后由于油价上涨或者全球变暖带来的担心打击了廉价航空业,度假村很有可能还会重现辉煌。

在年假之外的时间里,传统的观赏性运动也在战后迅速回归了人们的生活。战争严重打击了英国足球,不仅是因为大量球员参军入伍,还因为英格兰足球联赛遭到了暂停,而国家则一分为二,变成了南北两部分。战后新条例规定上场的联赛球员每周可以挣12英镑(2),而且比赛可以一直进行到有结果为止(例如1946年唐克斯特队与斯托克波特队的一场比赛就整整进行了203分钟,直到入夜以后才以一方首先进球而了结,球员只能摸黑比赛,因为还没有强光灯)。总之,水平上乘的球队很快就将重返座无虚席的球场。

斯坦利.马休斯(3)是斯托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他在战前就已经是足球界的传奇人物了,战后他效力于黑潭队,饱受球迷欢迎。1953年,38岁高龄的马休斯与英格兰队一起杀入了世界杯决赛,这是第一次得到电视直播的世界杯决赛,全球共有1000万观众收看。1948年到1949年间英国观看球赛人数约为4000万人次,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英国足球的黄金时期,此前的五月英格兰队曾经与一支大言不惭地命名为“世界其他部分”的球队交过手(这支球队中有丹麦球员、瑞士球员、一名法国球员、意大利球员、瑞典球员、捷克球员、比利时球员、荷兰球员以及爱尔兰球员)并以6比1的比分痛击了这支九国联军。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假象很快就会被戳破,但是从其他角度来说这一时期依然是英国足球的黄金时期。的确,露天看台气味难闻而且根本没有观众防护设施,战后最优秀的球员也还没有出现。但这时的足球相对来说要干净很多,比赛依然还是由地方队与地方球迷支撑起来的,球场上也没有如今这么多的小动作。以斯坦利.马休斯为例,他在职业生涯中从未吃过红黄牌。

当时另一名著名球员是阿森纳的丹尼斯.坎普顿(4),一位化工厂工人的儿子。只不过他打板球比踢足球出名,板球在战后也重新获得了极大的欢迎。1947年南非国家板球队来访时与英国队进行的友谊赛足有300万人收看,坎普顿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极大激发了观众们的自豪感。板球评论作家奈维尔.卡德斯(5)认为他是战后健康与理智的化身。“看坎普顿打一局球就能把配给制给忘了。”*60* 无论是在足球界还是在板球界,许多战前的球星在战争期间都成为了军队的体能训练教官,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坚持训练。但是随着约克郡的击球手兰.亨顿(6)以惊人的状态重新回到球场,板球也获得了空前绝后的象征意义,无论是在伊恩.博塞姆(7)的黄金时期或者是2005年夏天(8)都不能与此刻相提并论。与足球一样,战后的板球明星们无法通过比赛赚大钱。亨顿是一位建筑工人的儿子,他的成名一战是代表伦敦普通中学击败了公学球队。1952年他成为了英国本世纪第一位职业板球队长。满头乱发的坎普顿第一次挣大钱是为百利(brylcreem)护发公司做广告。

以追逐电兔子为目标的赛狗在战前刚刚发展起来,工人阶级十分喜欢购买这项运动的彩票。赛狗于1926年在曼城的贝尔维尤体育场正式开始,并很快风靡全国。与赛马不同的是,赛狗的身段极低,上百万工业城镇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进来。许多最著名的赛狗都是当地人用自家后院或者当地公园训练出来的。赛狗场地也可以用来举行摩托车比赛,比赛用车均为500cc排量且没有车闸。这项运动于二十年代从澳大利亚传进英国并于战后获得了极大发展。古怪的是,自行车比赛也是同样的情况,不过自行车比赛的场地是满目疮痍的伦敦市区,赛道是由颜料在地面上涂出来的,在草地与瓦砾堆之间曲折延伸。考文垂、伯明翰以及伦敦经常举行对抗赛,1950年甚至还举行了一场国际赛事,英格兰对荷兰。随着重建工作的逐步开展,这项运动的狂热也慢慢消退了下去。

但是当时英国主流的休闲方式还是相当传统的。如同今天一样,当年的英国人同样痴迷于园艺。此时大部分英国男性都喜欢将时间花在花园而不是酒吧。电影则老幼咸宜,1947年英国观影人数是今天的十倍,尽管当年人口比今天少得多。战后最高峰时期,英国全国共有4600家电影院。英国电影业绝不仅仅只有伊灵喜剧;战争历险剧,古装剧,狄更斯作品改编剧以及言情剧都有很大发展,但这一切依然不足以与好莱坞的影响力相抗衡。

(1)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2) 当时一英镑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今天的40-50英镑,一便士就可以购买一颗鸡蛋,一品脱牛奶或者一份周报,成年人理发一次是6便士,12根一包的香烟可以用11便士半买到。外链出处

(3) http://baike.baidu.com/view/487317.htm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nis_Compton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ville_Cardus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Len_Hutton 外链出处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Ian_Botham 外链出处

(8) 2005年夏天,英格兰板球队在板球界世界级最高赛事“灰烬杯”(Ashes)总决赛中击败澳大利亚队捧回奖杯。(次年又在总决赛中再次遭遇澳大利亚队并且卫冕失败)

*60* Quoted in: Addison, op. cit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