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第五次货币战争 美国为什么执意废除金本位? -- 水管子

共:💬5 🌺7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五次货币战争 2.给金本位打补丁

2.给金本位打补丁

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作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60年代中期越战爆发,美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次爆发。到1968年3月,美国的黄金储备已降至120亿美元,只有其短期债务的三分之一。结果在伦敦、巴黎和苏黎士黄金市场上,爆发了空前规模的黄金抢购风潮,在半个月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又流失了14亿美元,仅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就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黄金市场价一度涨至44美元/盎司,比官方定价35美元/盎司高出26%。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要求英国关闭伦敦黄金市场,在与黄金总库成员国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按供求关系自由浮动,但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然维持35美元/盎司的官价,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黄金双价制是美国为了维护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给布雷顿森林体系打的第一个大补丁。

实行黄金双价制的表面原因就是黄金相对不足,对此,美国早在实行双价制之前就联合英国提出了对策——由多国联合起来发行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这种国际储备货币的分配按各国的经济数据确定比例,完全与黄金脱钩,这样就可以弥补黄金的不足。显然,美国此次提出的国际储备货币正是1944年被美国人否决的凯恩斯计划中的Bancor,只不过被他们改名换姓后拿了出来。同样的方案,在1944年在美国拥有巨额黄金时会损害美国的利益,而到了60年代中后期,美国滥发美元收取巨额铸币税,从而导致大量外流时,这套方案就符合了美国的利益。

美国和英国的提议遭到了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六国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并不是国际流通手段不足,而是“美元泛滥”,通货过剩。因此他们反对创设新的不受黄金约束的储备货币,主张建立一种以黄金为基础的储备货币单位,以代替美元与英镑,而这显然是英美两国所不可能接受的。1964年4 月,比利时提出了一种折衷方案:增加各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而不是另外创造新的储备货币来解决问题。这种增加的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 ,缩写SDR)。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十国集团”采纳了这一接近于美、英的比利时方案,并在1967 年9月的年会上获得通过。1968 年3 月,由“十国集团”提出了特别提款权的正式方案,但由于法国拒绝签字而被搁置起来。频繁爆发的美元危机和美国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实际上损害了其他各国的利益,如果美元丧失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在此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取代美元,那最终会造成世界货币体系的紊乱,世界各国的利益都会遭受损失。美国一手导演了愈演愈烈的美元危机,并利用危机胁迫各国接受特别提款权方案。因此,在1969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正式通过了“十国集团”提出的特别提款权方案。

1970年,IMF发行了最早的特别提款权。最初,每一单位的特别提款权被定义为0.888671克纯金的价格,也就是当时的1美元。特别提款权被提供给全体会员国,作为一种国际货币储备单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黄金不足以保持外汇市场主要是美元的稳定。

特别提款权是美国人继“黄金双价制”之后,给布雷顿森林体系打的又一个大补丁。当然了,从一开始,美国人就不允许特别提款权发挥过大的作用,美国只是希望借助于特别提款权摆脱黄金对美元的束缚,真正的主角,还得是美元。因此,从一开始特别提款权就只能用于各国央行之间的结算,不能被直接使用,发展到今天,特别提款权早就不再和黄金挂钩,而是和主要的四种货币(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挂钩。

关键词(Tags): #第五次#货币战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