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终于回到了美国 -- Ash

共:💬313 🌺2727 🌵1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作者善于排比,比喻,具有南方系记者的才干了。

中国人怎么了?就是坐个坐小火车嘛。一群国人,像蚂蜂一样,一拥而上,甚至有人前推后搡, 嘴里不干不净的嘟囔着。

比喻的应用

什么叫秩序,什么叫扶老携幼,什么叫谦让,什么是五千年的文明史,什么是礼仪之邦。。。。。。。

排比句的诘问

好像是一下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冲出来的。 中国人怎么了? 就是在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城市的黑人聚居区,我见人们也是彬彬有礼,颔首微笑,按先来后到的顺序登上公共交通工具。我们瞧不起的黑人,修养,举止远比国人的平均素质要强的多。咳!难怪,有些“ 小国”鄙中国人。

连续用两个成语,具有语言上的敏感。

这就是中国的国门,首都机场。横七竖八的旅客和随意堆放的行李,吆五喝六吵吵嚷嚷的喧闹,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行人横冲直撞 , 坐在座位上的人七倒八歪。这不是个别现象,很大一部分人就像手筋,脚筋被人抽了似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老祖宗的话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忘记了。肥胖的男人们,腆着肉腩,撇着嘴,大摇大摆的走路,看老子多拽,谁敢惹老子,十有八九都是这个样子, 仿佛这就是中年国人的标准照。随意丢放的行李,完全是怎么方便怎么来。爷就把它扔在路中间,想过,请绕着走。

女人们,粗鄙的化妆,不合时宜的着装,比比皆是。难道时尚就一定要带上假睫毛,脸蛋涂成猴屁股,眼睛一眨一眨的时候片片白粉往下落?更有甚者,为老不尊, 五六十岁的奶奶年纪的人怎么穿着吊带,超短裙。简直是乱了伦常。

从写小说的角度来看,貌似叫做细节描写,做得不错,尽可能的给给人以真实感。

[quote]人脸上大多是一副冷漠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旦有一点自己的利益被侵犯,冷漠的雕塑马上就变成张牙舞爪咆哮的怪兽{/quote]

首先是引用了毛泽东的一篇文章里面的词句,接着是连续两个暗喻

等等等。

总的来说,作者的这篇文章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是很不错的,中国人写文章有一个特点大概就是善于铺陈了,排比式的词句堆积在一起构成一个强烈的视觉轰炸。

这是“忧国忧民”的南方系记者--或者说是想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忧国忧民的南方系记者们经常使用的文章修辞手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