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关注战略弹道导弹 -- 兴宣大院君

共:💬15 🌺1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4

吴:对摧毁城市目标而言,当采用多弹头攻击时各弹头起爆时间应相同还是应有一定间隔?如时间相同,各个爆心的冲击波及各种效应是否会因方向不同而互相抵消或削弱?如有时间间隔,先起爆的弹头的效应是否会对后面尚未起爆的弹头产生不良影响?

郑:这涉及到多个弹头攻击同一目标时所谓的自相摧毁效应。由于核弹头爆炸后产生的电磁脉冲、核辐射、爆心附近的巨大冲击波、因爆炸而飞到空中的大量碎片以及膨胀火球大量放出的持续的放射能等,使得在第一枚弹头爆炸后不久,很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使随之跟进的第二枚弹头打到同一点上(如发射井)。当第二枚弹头进入第一枚弹头爆心附近的大气中时,遇到的高密度尘埃可能使其防护罩过早地烧掉,或被狂风吹离目标,这种风在该区域可能存在较长时间;如果第二枚弹头在第一枚弹头后几秒钟内到达,甚至可能被电磁脉冲和上升的放出强核辐射的火球毁掉。当然,进攻者可以避开这种自相摧毁效应,使前面的弹头不致影响后续到达的弹头。这个时间间隔多长,尚无试验数据。不管怎么说,这种自相摧毁效应降低了多个弹头打击同一硬目标的效果和可靠性。

吴:那么几个弹头攻击一个城市时还是同时起爆较好?

郑:但同时起爆在控制上有难度。不过对于大城市目标,由于弹头落点距离一般在数千米至数十千米,这种影响并不大。至于爆心冲击波和各种效应是否会因不同方向而相互抵消或削弱,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例如某一弹头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某一冲击波超压,另一弹头从另一方向也在该距离范围内产生另一冲击波超压,两个超压不会抵消,也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增加了超压。

吴:为提高打击硬目标的能力,有以下途径:提高命中精度;提高当量;将弹头能量集中于冲击波方面;研制钻地弹头。这几种途径效费比比较如何?

郑:为提高打击硬目标能力,这几种途径均有效。至于效费比考虑,对美俄来讲,命中精度已经很高(几十米到数米),就没有必要提高当量,尤其是小当量(千吨级以下,从数十吨到数百吨当量)高精度的钻地弹、冲击波弹,加上高精度,已经是美俄尤其是美国发展的重点,极可能在未来战争中使用,其企图就是不跨过核门槛,以免遭对手大规模核报复。

至于中等核国家,命中精度不高,在命中精度提高困难而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命中精度并非易事,需要技术及资金设备),只有靠增加当量。核弹头摧毁硬目标的能力(K值)与进行攻击的弹头数量和每枚弹头的EMT值成正比,与命中精度的平方成反比。若命中精度不变,弹头当量值提高1倍,K值增大0.6倍;而如弹头当量不变,命中精度提高1倍,则K值增大3倍。所以欲提高打击硬目标能力,提高命中精度比增大核弹头当量更为重要。苏联弹头当量普遍比美国高,重要原因是精度比不上美国,就靠当量弥补。

至于这几种途径的效费比,很难衡量。上述技术都已被美国采用,都应是发展方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