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略谈文革 -- 史文恭

共:💬1222 🌺12097 🌵36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知道你的误区在哪儿了

我想,我们对这几顶大帽子是给谁定做的,应该没有异议吧:

党内不肯悔改的走资派----邓小平专用

四人帮的顾问----康生专用

四人帮在辽宁的代理人----远新专用

对周总理,江青张春桥等人还没有放肆到直呼其名的程度,多用影射:

(73年)11月16日,《学习与批判》第 3期发表《资产阶级和儒法斗争》,这篇文章说: “延续了2000多年的儒法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内容和形式继续进行着。”江青谈了《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 的斗争——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后,说:“这篇文章的好处,是批吕不韦,吕是个宰相。”在《学习与批判》第 4 期上发表的《汉代的一场儒法大论战——读〈盐铁论〉札记》中,说“丞相田千秋,在整个会议过程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这是一个相当圆滑的老官僚。 他善于摆平关系,模棱两可,始终不表态,最后各方面都不得罪”。“霍光没有出场,他用孔老二的徒子徒孙贤良文学作为他的炮筒子。这批贤良文学是汉朝奴隶主残余势力的思想代表。他们有霍光这个黑后台撑腰,有恃无恐,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大肆攻击汉武帝的内政外交政策。”

1974年2月4日,姚文元的批判《吕氏春 秋》:历史现象常常会有相似之处。《吕氏春秋》这种以折衷主义形式出现的反动 思潮在今天仍还可以看到。他们常常摆出一付平正、公允的面孔,用似是而非、 模棱两可的态度来掩盖自己的极右本质,表面上不偏不袒,实质上千方百计保护反动派,对革命派则是力图置之死地而后快。”

1974年 6月12日,江青说:“为什么要 批林批孔,林彪就是尊孔,就是儒。有一个批判继承问题。复辟和反复辟,前进和倒退的斗争,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一直到社会主义社会,都贯穿这个。现在还有人要复辟,不能说没有。要复辟必然要抬出儒家。我们要革命,对历史上法家就要批判继承。”6月14日,江青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批林批孔”大会上,要揪“现代大儒”,说:“中国长期伴随着儒法斗争,前期一定有儒,后期一定有儒,现在也一定有儒,要不,为什么批林批孔。”“凡是法家都是爱国主义者,儒家都是卖国主义者。” 18日,《人民日报》在社论《在斗争中培养理论队伍》(该社论由江青转来)中说:“ 2000年来的儒法斗争,一直影响到现在,继续到现在,还会影响到今后。”公开说 “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

6月17日至28日,江青到天津,主持召开了1千余人 参加的天津儒法斗争史报告会。江青大讲“儒法斗争史”,说,“你们不要以为社会主义没有儒了,我们党内就出了不少儒。”在一次谈话中,江青说:“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批‘党内的大儒’”。

(在江青主持的法注会上,)以罗思鼎为笔名的写作班子的头目说:“研究儒法斗争史,无非是为了今天。” 并提出“‘两千年’与‘五十年’是什么关系?儒法斗争与党内两条路线是什么关系? 注法家著作与党的建设是什么关系?”在他的“启发”下,有人说:“二千多年 来,儒法两条路线斗争贯穿着整个中国历史,一直影响到五十年来党内的十次路线斗 争”;“党内五十年来的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儒法斗争。”

罗思鼎写作组的某篇文章:“吕后是了解刘邦最深的,追随刘邦最紧,与刘邦生活时间最长, 刘邦所建立的功绩是与吕后分不开的”;“吕后是刘邦最合适的接班人,是刘邦 法家路线的忠实继承者”,“吕后是按照刘邦生前的法家路线办事的,除吕后外, 没有任何人能够完成刘邦的未竟之业”。

采诗MM,你不会以为江、张、姚等人是真在谈历史吧。什么田千秋、吕不韦、孔丘、刘邦吕后、霍光,你要是在当时的中国,我想应当看出点东西吧。

你要说以上是我心理阴暗过度解读的话,那长沙告状和“十一次路线斗争”可是确实存在的,这都是四人帮想扳倒周恩来的举动。毛泽东对周始终是信任和依靠的,周也享有巨大的威望,长沙告状和“十一次路线斗争”反而是四人帮在毛那儿碰了一鼻子灰。所以我说四人帮的目标是周,也是有根据的。

--------------------------------------------------

其实我觉得你的误区不是在这儿。虽然文革总体上负面的较多,但我不否认,文革对解除中国的积弊,对于促进中国社会民主和平等的思想,对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对于消除官僚系统权势的膨胀,具有积极的意义。邓上台后,特意抹杀了文革的积极方面,到今天这个地步,面对现实,引起了人们对文革的进一步反思。文革随着四人帮的倒台而结束,并不意味这文革的积极方面是和四人帮挂钩的。通过这两天的讨论,我认识到,你的误区在于,把文革的积极方面,都归功于四人帮了。虽然邓同时埋葬了文革和四人帮,但这两者决不是埋在同一个坑里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