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商榷 马来西亚 -- 香辣鸭头

共:💬531 🌺3963 🌵5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ok,光一个西去是不够的

老泉这里重复一下,明清的广东新语之类记载,不能认为是有力证据。因为时代久远,有偏差是很正常的。不要说明清,宋朝人童贯什么的就搞出过很多东西,好像包括对仓颉碑文的解释,这个现在也没有人认可。

石瓮”、“金斗”两城遗址里有没有能证明那里和吕嘉有关系的东西?不能说汉代那里有遗址就一定是在那里抓的吕嘉吧?

海常有可能是地名,但也未必。李广利征大宛后封海西候。这个封号更可能是取的攻大宛于西海之西的意思。如果你认为海西也是地名,那么是那?胡三省考证的也未必就对,这个我最后给你举例子,唐宋文人考证的东西,看看就行了。

传首京师是什么意思,还请明示。但陈汤怎么处理郅支人头,是在上疏里一道请示的,这点原文记录很明白。你讲例子很多,那请举例,对敌方主帅,国王的首级大将没有报请中央就能随便处理的。

老泉到不是就不听你的,但中国后来的文人喜欢不懂装懂,乱解释是绝对真的。比如唐朝颜师古考证《汉书西域传》里的一句”俗重妄杀“。 “师古曰:“重,难也。言其仁爱不妄杀也。”这里老泉就觉得颜师古之类,也就那么会事。中亚阿拉伯世界他们又不了解,就在那凭想象胡乱解释。这条还可以争议,但我给你例子你绝对争议不了。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绣涩短刀何足云。

这是欧阳修《日本刀歌》里的句子,今天我们再看,日本”土壤沃饶风俗好“?“逸书百篇今尚存”?这些都是这些知识分子们的想象罢了。但没办法,人家控制话语权,以为“绣涩短刀何足云”。到了1931-1945年,中国人才知道“绣涩短刀”要了3千5百万中国人的命。

拿他们的唐宋文人对着书本空想出来的东西来当权威,那么日本国看来一直也是“土壤沃饶风俗好”,“逸书百篇今尚存”了,这些是真的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