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神童为什么不神了? -- 河蚌

共:💬65 🌺438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天下父母的心思

就是关注孩子的闪光点,而不是什么超越常人之处。还是想说一下,我觉得你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观点总是有些偏颇了。

历史是个好东西,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办法,但历史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那些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往往都是与常人不同的,特别是在科学史上的故事。比如算术,最著名的莫过于高斯,自己就将1+2+...+100由加法律变换成(1+100)*50,但高斯这样的是数学天才,100个里面有没有1个都很难说。也许到了现在,我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但是对于小孩子,这种思维确实是很少见的,这样的例子,其实是不具有普遍性的。

在儿童教育中关注,并不是说你得有别人做不到的技能,那样的太少见了。别人二十岁才能做到的,你十岁做到了,这就是最典型的神童,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比如科大少年班,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而普通人的神童定义,甚至比这个还低,不过就是显示出超于大家公认(这个公认有时还是错觉,因为大人总是拿自己小时候来比)的能力,记忆力强一些,反应力强一些(比如2岁时能背九九表,能认识很多汉字,能背齐中国的省份),实际上也就是比别的孩子早慧那么两年,多长大几岁,每个孩子都会有。

但是,这样的孩子,总会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包括父母、亲友、老师)和鼓励,如果教育得法,他们将会一直表现的很优秀,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领先一步,由于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有可能步步领先,最后超然众人,因为这个所谓效应,其实就是资源投入。就统计学上,投入的资源越多,成功的可能越大,比一比华裔和非洲裔,就能证明这个原理。

最后,咱还得再重复一下作为父母的成才观。对于儿女,父母只能负责前三十年,后三十年是孩子们自己的造化。对于父母而言,现在养孩子的目标,就是能让他们上个好大学。因为如果不出意外,孩子就可以自己找到工作,独立了。小时候靠父母,长大了靠自己,老了靠儿女,这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在为人父母这个阶段,大家还真没想那些长远,想到打电话,让孩子帮忙解决问题。

不知道,山人年龄多大,是不是已经为人父母。我也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老话的真谛。对于任何父母,孩子都是最大的变数,真不知道他将来会怎么样,现在能做的,就是探索,找出他的闪光点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