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改开以来官方对文革评价的几点讨论 -- 大汉铁骑

共:💬387 🌺3211 🌵14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替我挑出来了,那我就把对应的资料给你

1

很简单,六十年代初正好是苏联技术引进达到瓶胫的时候,也正好是脱苏转西启动四三的关键时刻,所以增速慢,但是如果没有四三方案,那么也就没有新技术,没有新技术,这个增长下降就会持续,而不会出现转变。

2

判断很对,不管政局怎么变,八十年代之前,粮都是不足的,事实上这个判断很对,改制也好,包产也好,粮布问题解决,都是八十年代初,四三方案完全完成之后的事。

3

故有生产方式,达到了超过人口增长,但没飞跃,这进一步说明了两点,粮食增长与粮食紧张之间,主要矛盾在于人口增长,而最终实现粮食飞跃,源于计生和化肥,化肥源于四三,计生则是从七十年代开始的(当时引导少生优生,改开后搞的是强制一胎。),由于药和套的生产与化工之间的关系,也和四三脱不了干系。

4

这进一步强化说明了化肥的作用。

综上,一切问题的核心都在四三上,事实上我也是近年才注意的,还要感谢右派,一天到晚大叫,改开初国库里没几个外汇,于是我就想查当年的进出口,看外币都流那去了,于是就发现,出口在增加外币流入较早前多,而同时进口流出也很大,最大宗的就是四三引进。

邓小平时代的功绩,主要在于毛泽东时代搭起的,从军重到轻化工和农业的,完整基础上。完善了二级细化,作个简单的比喻就是把布变成花布。网上二八六和三八六之类说法很贴切。而此后的政府,则实际上是在这已有的两个基础上,在搞更进一步的细化。当然邓以后的政府持政时间较毛邓时期是压缩了的,所以并没形成他们那么大的台阶性跨越,相对进步属于大台阶中的部分。

这个进程还要发展下去,工业化程序是一步步的,在客观基础上完成的,理清这个过程,说简单点叫工序细分,说政治化点叫惟物主义史观。

其实不管叫什么,要想把事干好,就得这么样,至于主观的东西么,八十年代反毛反文革是政府力量推的,也一时扫的天下无左。

可问题是,理论上再扫,那些实在东西也还在,东西在那里名份没了,好比把珍宝放在暗处,自然是要招贼的。

贼来了,而这些东西又不象一般的珠宝,只具有财富价值,而是象房梁一样,同时也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于是一旦被偷,就全线告急。

记得我在工厂当电工时,常碰到有人偷电线,一旦电线被偷,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损失,远比那些小偷拿线去买废品赚那点,大的多。

处理的办法就是,认识到设备,那怕是不在明面上的设备的重要性,加强能可能被盗设施的巡查管理,并对盗贼严抓重判。

这和我们现在社会需要作的,是一样的。把发展阶段对立起来,而不是理顺关系,则必然严重影响现在,乃至以后进一步的工业化发展。

例一

1得到鸡蛋(买或家养随便)2打到碗里3下锅炒4上桌。

这叫炒鸡蛋的程序说明,想吃炒鸡蛋就要这样。当然简单了点,不过我们也不是真在教炒蛋。你觉的几大步那步没作好,比如蛋里有蛋皮,那肯定是打鸡蛋时出的问题,纠正就好了。你觉的我说这个程序太简单,比如没提放盐,加上就好了。

例二

1得到鸡蛋和打开了是对立的(你既要得到他了,还打他干什么。)。2打开了和下锅是对立的(你要下锅还下什么碗直接下锅不完了)。3下锅和上桌是对立的(你目的是上桌下锅还不多余么)。

4我要吃炒鸡蛋

你说这叫什么?这叫找抽。少一个程序肯定炒不出鸡蛋来,多加一个的话按这么个别扭分析方法,那就多一个别扭如加上加盐,那后面一定得加上(你要吃鸡蛋还加盐干什么。)。

右派那套理论,伙着官僚一些私心,发展起来,就是这么个玩艺, 而且这个东西如果只是一纸理论,扔边上就好了,那怕供起来也无所谓,不就一堆纸么,但问题是,这帮人是要用这堆玩艺,作中国现在以及以后发展的实用逻辑的。

苏联和我们的九十年代,以及近年一些高利贷之类蠢蠢欲动摆在那里。

只要不是靠这种别扭能偷到钱权的,俄寡买办新地主之流和他们的文字打手之类,的一般小老百姓,不想叫这些家伙别扭死,想保住身家性命,也只好一步步去理清历史了,好在工业程序是个客观存在,不象主观可以跳来跳去乱站队。

就好象一把剪刀,你要分析他的制作程序,那肯定是从组装,定型,一直可以追到冶铁开矿上,只要认真,谁追都是一样的,无非作不作的细。

如果不是追剪子的制作程序而是看着他主观想象,那就可以千奇百怪了,可以串到字母X,甚至是人体器官。

后者搞搞文艺就算了,大家要用剪子,那还得按程序造,既不可能画个X叫字母跳出来剪东西,更不可能因为有点象就用自己器官去剪东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