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血亲复仇才是王道 -- 果酱

共:💬140 🌺726 🌵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还是看效果吧

贺卫方自己说的:

在迄止1994年6月底出版的共114期报纸中,刊有表扬法官的通讯、特写等共72篇,其中明确提到主人公是复转军人的共18篇,占25%,表明主人公曾受过大学教育的只有5篇,占6.1%。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比例上的这种差异,用语上的区别更是泾渭分明。作者们明显地在向读者传达这样的信息:军人的经历乃是这些优秀法官们得以成功的基础,而那些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们,他们的四年寒窗却连一个积极因素都算不上。

这是为什么?难道说实际情况就是如此,中国的司法职业就是离不开军人的气质和作风,现在的大学教育根本无从培育具有良好素质的司法职业群体,还是文章的作者(以及报纸的编者)受到长期流行的某种新闻话语结构的支配,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断再现和强化着某种固有的意识形态?果真是复转军人更胜任司法工作的话,为什么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最高人民法院江华、郑天翔等院长都曾奔走呼号,要求不能让法院再背这样的“包袱”;一次次的最高法院工作报告都不断地强调对在职法官进行学历教育的重要性?与其把不合格的人员放进来之后再费尽气力进行学历教育方面的补课,何如一开始就把门槛垫高,只接受那些受过大学法律教育的优秀毕业生做法官?

现在的法官除去复员军人,大多都是科班出身吧

可是判的是什么案?

南京彭宇案的主审法官王浩是博士

何况,贺卫方自己都说了:在迄止1994年6月底出版的共114期报纸中,刊有表扬法官的通讯、特写等共72篇,其中明确提到主人公是复转军人的共18篇,占25%,表明主人公曾受过大学教育的只有5篇,占6.1%。

请问:判断一个法官是否合格,是看他的学历和论文,还是看他的工作业绩?何况有的法学界人士就和某些经济学家一样喜欢哗众取宠,比如著名的弹钢琴手不就是一个教授说的吗?

以法律为例,自全军统一组织军人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每年上千名军队考生的成绩,及格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经过严格的法律专业训练的考生,转业到地方,为什么不可以当法官、检察官和律师?!

2002年,首次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开考,全国第一名获得者就是军官王晓国。

也许我说得有些含混,但是不得不说,一味的排斥转业军人,不看到转业军人在法院中的贡献,就以所谓的专业化来反对转业军人,以及说什么暴民的狂欢,只能给人一个印象:

法学界人士想制造一个封闭的法学界,在这个结界中,是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逐步通过所谓的司法独立,既独立于TG,更独立于普通百姓,当然,是否独立于富人或者西方,则是另外一件事了!

你想提出异议,对不起,你懂法律吗?你以为认识几个字就想谈法律?你的那些研究不是民科吗?当然,不反对你的自学,但是你得到法学界的承认了吗?什么,你得到了法学界的承认,你怎么能提出这么白痴的问题,唉,世风日下啊,你还是那里凉快到那里去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