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嗲嗲的成都话 -- 潮起潮落

共:💬33 🌺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是用普通话拼音体系去理解成都话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四川话,包括其代表成都话,都包含了一些普通话拼音没有包含的成分。

那声母来说,典型的就有两个声母,是普通话拼音里边没有的。

一个就是 v 声母,另外一个就是 ng 声母。

这里外省人把成都话里边的 饭 的读音感觉像 肥 的读音,或者是 肥安 的读音,就是因为在普通话里边,饭 的声母是 f ,而在成都话里边,其声母准确讲是 v。就是说,成都人说吃饭的时候,吃 是没有翘舌音的,z,zh 不分(新都人翘舌),听起来就是 磁,而 饭 的发音是先用上齿咬着下唇,再放开。如果不放开,就是 v 音,就是成都话里边的 五 音(这也和普通话不同,因为普通话用的是 w 声母)。而放开了后,再加上 an 音,就成了成都话里边的饭。

至于听起来像 肥,或者听起来像 肥安,还有个因素是因为成都话里边的去声,也就是第四声正好与普通话里边的第三声相似,也就是说是先声调下降,再声调上升。于是在成都话里边 v 先下降,在低音处发出 安 音,再升高音调。于是就延长了整个音的时间。听起来,就是那么回事了。

另外,如果单纯说 安 这个字的读音,成都话不是和普通话一样的。而是在其前面加了一个 ng 声母。几乎所有普通话里的元音开头的字,在成都话里边都有这个声母。所以 安全 在成都话听起来好像就想 厄安全 一样。

普通话/国语体系只是对普通话/国语,或者他们的基础,北京话,河北话,胶辽话,东北话是比较正确的。到了地方上的方言,很多的音都不对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