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衲子说因果 -- 衲子

共:💬65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现代因果实录(1a)

现代因果实录

果卿

目录

缘起

病从口入警语

引子

金毛大公鸡

厂里有的,我家都有

恐黑症

暴殄天物,罪莫大焉

物尽其用

牙签虽小,不予不取

奴隶主的果报

亡父求子超度

奇特的病因

吃肉不能往生

教书先生

怀孕就念《地藏经》

胎儿喜听《地藏经》

眼疾与水满金山寺

《西游记》与《封神榜》

谁之过

不孝逆子饿死亲娘

因果报应是大自然的规律

癔病

管义居士

不良少年

敲骨榨髓

持戒念佛才能受益

如是因果

钻眼儿取瘤

卤猪蹄

鸡蛋煎饼果子

占小便宜吃大亏

天疱疮

多读经书增长智慧

蚂蚁窝与住房

橡皮树的义举

护法怎能贪供养

身教与常说三好

治病与巫婆神汉

迷魂汤

关于神通

美女与土匪

翠衫公子

富商与女佣

金老板

再世孽缘

毛驴讨债

帮忙杀狗,来家寻仇

胎儿听经释怨归去

忏悔

附录

妙法老和尚开示

宣化上人开示

宣化上人关于“神通”问题的开示

惊觉

 

缘起

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我只有五岁,从小接受的就是无神论的教育,既没接触过佛教,也没接触过其他任何宗教。长大后虽然去过庙里,也只是去旅游。出于好奇,我还跟同学去过教堂。但是,在我的心里,是把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的。

那么,我是怎么走上学佛之路的呢?

这还要从十几年前仲夏的一次五台山之游说起。

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其间,著名的寺院我早就游历过了。巍峨庄严的古刹,香烟缭绕的大殿,以及令人闻之尘劳顿消的钟磬之声,每每令我有似曾相识的感动。那一次故地重游,我兴之所至,忽然间想探访一下隐于山中,鲜为人知的野寺闲僧。我永远记得那一天的黎明,清寒袭人,紫雾东升。神清气爽的我,整顿行装,揣着一张地图,独自一人开始了寻幽访胜的行程。谁知道,这一起程就转变了我和许多人未来的命运。至今,我都把五台山看作我的再生之地。

出发后,我有意避开坦途,专择曲径而行。沿途但见山峰耸翘,林壑幽深,烟光凝翠,映雪生辉。只觉得神清气爽,心扉洞开。路越走越崎岖,我索性沿涧迤逦而行,得以遍赏古木寒岩,白云苍泉,异草奇花,忘形于山水之间。一路攀崖涉涧,不知不觉日近晌午,可是我连隐士、闲僧的影子也没看见,未免有些灰心。正在我四顾茫然之际,忽闻有木鱼声隐约传来:嘟??嘟??嘟??空灵古拙的余音在山际萦绕,恰如天阙徐开。凭直觉我判定这声音是从西面烟霞掩映,林木深幽的山谷中传出的。我立刻抖擞精神,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碎石细草向谷中奔去。一踏入苍然深秀的谷中,只见紫气盘盘,嘉木森森,疑为仙境。此时木鱼声已由远及近,却又顿然停歇。我只顾循音,却兀然发现一条清溪已斜陈目前。她宛若下凡的仙子,纤尘不染,喷珠吐玉。不及细想,我即俯身就首,掬水而饮,顿觉甘冽清凉,齿颊生香。畅饮之后又复撩水洗面,不亦快哉。正在珠飞玉溅之际,我突然发现有一人伫于彼岸,我惊愕地抬起头来。

只见一老僧须发纷披,衲袄芒鞋,叠手端立。松风过处,须发拂动,衣袂飘然。四目隔岸相对,我竟感到一阵目眩神迷。他的眼神竟是那样慈悯、纯澈而祥和。我不知是怎么到了对岸,只觉得他恍如我隔世的父母,令我身心向往。

“施主,打扰了。”老和尚合十问讯。

“不, 是我打扰了您的清修。”手足无措的我,慌忙还礼。天知道,这是我第一次与出家人说话。我飞快地在记忆中拼凑着得体的语言。

“施主喜欢这幽静之地?”

“我只是想避开热闹的景点,独自在山中散散步。”我没好意思说后半句,“其实我是想拥有一段奇遇”。

“噢,这么说真是搅扰了。施主慢游,老衲先行了。”

我正张口结舌之际,老和尚已经飘然西行了。我赶紧追上几步,红着脸说:“请您留步,其实,我正盼望能遇到像您这样的高僧呢。”

“善哉,我不是什么‘高僧’,我只是一个冥顽的引路僧。”

“刚才是您在敲木鱼?”我张大了嘴巴。

“木鱼敲醒梦中客,清溪荡去尘劳心。”

我默默地琢磨着老和尚的话,似懂非懂之际,已随老和尚转林拨藤来到一豁然开朗之地。但见翠蔼浮空,鸣泉历历。周匝遍植梨树,老干盘虬,果繁枝茂。北边地势略高平,面向泉眼处,搭有一狭小的茅棚。

“我真的遇到了卓然出世的高僧!”我有太多的兴奋与疑问,张了张嘴,却又唯恐恶俗之声玷污了这绝尘之地,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娑婆世界,不能藏身久,光阴有限,莫待死临头。名闻利养总是空,世俗恩爱终分手,冤冤相报不到头。”老和尚看似无心的吟诵却令我闻之犹如惊雷。

“世上人只知造孽,不知忏悔,但求享福,不肯惜福。殊不知‘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

我不由自主地趋前两步跪倒在老和尚面前:“师父,求您收我为徒,我想跟您学习佛法。”

佛法如海,唯信能入。你‘信’吗?”老和尚故意在“信”字上加重了语气。

这一问倒令我张口结舌。是啊,我从来都认为佛教是迷信,更不齿于向神、佛叩拜。今天我怎么虔诚的跪在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和尚足下?一时间,我难以回答。可是,“空”、“尘劳”、“忏悔”……等等这些词句已烙入了我的脑海,并且还在我内心不断激发出一些似乎久违了的情感。正在我感到六神无主之际,发觉老和尚正慈悲的注视着我,一时间我百感交集,硕大的泪珠泫然跌落在老和尚洁白的僧袜上。尽管我感到了自己的失态,但是不争气的泪水仍汹涌而出,我象一个犯错的孩子一样无声的抽泣。

信为道源功德母,但信又分为正信和迷信。所谓正信,就是正而不邪,觉而不迷。皈依佛教者必先树立正确的知见……

“礼佛者敬佛之德,念佛者感佛之恩,看经者明经之理,坐禅者登佛之境,得悟者证佛之道。……”

我如饥似渴地聆听着老和尚字字珠玑的开示,觉得眼前的每一棵小草都在闪耀着金光,每一片绿叶都有佛陀的面庞。不知不觉,日已西斜,老和尚欲起身送我出山。忽然,他又变魔术般从泉眼的石凹中摸出一枚梨子递给我。望着这颗鲜黄欲滴的水果,我才想起早点和午饭都没吃。我谢过老和尚,接过梨子咬了一口,馨香满齿、清肺华润,惊为仙果。老和尚看着我嘴张到一半的滑稽表情,孩子一般璀璨地笑了,在他每一道皱纹中都涌动着欢乐的浪花。他的笑容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觉得我们似乎是相知多年的老友。

“这梨本来是苦的,难以下咽。但是只要浸在这泉水中,只需三个月就会变得甘甜。此泉冬润夏凉,梨子采集下来可以在流水中储存一年。”

“这么说,您长年都可以在这修行?”我充满了好奇与神往。

老和尚笑了笑,未置可否。

古月如霜,清风如水,小溪淙淙。我与老和尚一路清谈,未觉寒意与艰难就回到了台怀镇的通途。老和尚从袖中抽出一张折叠仔细的纸递给我,双手合十,即要告辞。我实在不舍,又知多说无益。

“有缘自会相见。”老和尚的身影如古月般隐入松林。

面对如银河倒泻的万家灯火,我竟有些感动与怅然。“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我的心从未象今天一样明澈与宁静。一想到老和尚说他很快就会结束闭关,入世度人,随缘说法,我就加快脚步返回住处,似乎快走几步我就能早点见到他。

静静地坐在客房的桌前,回忆我这一天梦一般的经历,始觉这一切都有深意可回味。蓦然,我想起忘了问老和尚的称呼,不禁懊恼不已。这时,猛然间想起老和尚给我留下的纸,匆忙打开:

日落草庐佛意深 / 独坐清阶磨玉轮 / 圆缺难将初心损 / 素眼慈心隔剑尘 / 兰凝露 / 鸟栖魂 / 万籁梵音融入云 / 舒朗共与松风舞 / 不润假来不饰真

数行古朴拙劲的文字跃入我眼帘。底下端丽的写着一行小字◇◇◇◇◇◇◇◇◇◇◇◇◇◇◇◇释妙法

好一个“不润假来不饰真”!有了妙法老和尚的常住地址,我非常开心,盼望着能早一天再蒙法雨。不久,我就和他老人家联系上了,自此开始了我们师徒的不解之缘。

光阴荏苒,十年弹指一挥间。

如今我自己已近花甲,这期间我亲眼目睹老和尚呕心沥血、为法忘躯,教化众生无数。而我自己虚度光阴,尚未诸缘放下,难得真实受用,惭愧之极!但又实在不愿将这些鲜活、确凿的因果实例带进坟墓,故此犹豫再三,才拿起这只钝笔。很可能书中有词语失当,挂一漏万之处,唯愿各位大德佛友予以斧正。最后,我想以一首偈子与诸位同修共勉:

贪嗔不肯舍,徒劳读佛经,看方不取药,病从何处轻?

值此新千年伊始,祝愿吾辈能三根普被,利钝兼修,福慧增长,佛道早成!(鉴于诸多不便,我隐去了书中所涉人物的真实姓名与地点,还望见谅。)

南无阿弥陀佛

惭愧三宝弟子:果卿

 

病从口入警语

炖肉煎鱼为解馋,不知动物心不甘。厨房变成屠宰场,开膛破腹上刀山。

煎炒烹炸诸刑罚,生吞活嚼是美餐。神识寄住你身上,迟早要你把命还。

善恶到头终有报,病从口入莫等闲。时日不久恶盈满,疾病缠身进医院。

破腹开膛下刀剪,全是厨房景再现。早知今日下地狱,何必当初嘴太馋。

 

引子

每个人一生或多或少都会被各种疾病缠身,给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带来莫大的痛苦。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是有权势还是无权势的,没有几个人能摆脱疾病的纠缠,甚至生命被一点一点地消磨,金钱和权势都帮不了忙。

那么人为什么会患病呢?

除了正常的衰老,人体机能减退之外,人们通常认为许多疾病是“病从口入”的。一般人认为吃了不洁净的食物会生病。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我们都曾看见过成年累月露宿街头,不洗手脸、不洗澡,在垃圾箱里找东西吃的人。无论冬夏,衣不遮体,夏热冬寒,蚊虫叮咬,有谁见过吃了几个脏东西而拉肚子,或者感冒发烧的呢?可是再看看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处处讲卫生,餐餐讲进补,却时常离不开药品和医院。那么“病从口入”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记得五十年代,患上肺炎就是大病。后来随着四环素的诞生,肺炎可以治愈了。以后又出现了可怕的肺结核,最后又被链霉素战而胜之。跟着癌症、艾滋病,甚至叫不上名字用代号来代表的疾病,一个个出现在世上,全世界的医学家们也找不出解决的办法。而且报纸上又常见到一些无法解释的怪病,层出不穷。科学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各种新的昂贵药品,都不能让这些疾病销声匿迹,似乎老天在有意和人类作对,大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气势。你不见今天的医院看病难,收费贵,找个好大夫更难吗?

人所以会生病的真正原因是在我阅读经书后才明白的,后来又在实践中无数次得到验证。简单地说,“贪、嗔、痴”是病的根源。具体点说,“十恶业”都是各种疾病的发源地。而“病从口入”是指吃了本不该吃的东西,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在这里,我讲几则杀生、吃肉致病的因果故事,供同修参考。 

金毛大公鸡

有位姓章的农民患肺癌,两家医院均告不治,并让其家属准备后事。他的一位亲戚知道我在家研习佛教,遂带章妻来我家,想求助于佛法。巧遇妙法老和尚刚好在此,她们就恳求师父慈悲救助。

妙法老和尚问:“病人杀业太重,尤其杀鸡最多,对吗?”

章妻答:“对,我丈夫喜欢煎炒烹炸,村里的喜事丧事,全找他主厨。他嫌别人杀鸡不利索,刀工不好,全是自己干。每次办事还不都得杀它几十只,血都染红了道边的水沟。”

妙法老和尚又问:“你们是否偷着杀过别人家一只大公鸡?这只鸡脖子上的毛是金黄色的,身上的毛是褐红色的,尾巴上的羽毛是墨绿色的,闪闪发光。它昂着头足有半米多高,非常雄壮好看。”

章妻听后大惊失色,扑通一声跪倒,磕起头来:“哎呀,老菩萨呀!我们哪知道杀鸡有罪呀!度荒年没吃没喝,天天饿着肚子,邻居家的大公鸡飞到我们家来了,我看他们家没人就偷偷杀着吃了。老菩萨有眼全看见了,这叫恶有恶报呀!以后再也不敢占人家便宜了。度荒年我们还偷过队里的饲料,也都当饭吃了,还偷过地里的庄稼。我现在知罪了,都是我撺掇老头子干的,减我的寿吧!让我替他死吧!……”

她边念叨边哭,感动得我也要掉眼泪了。没想到这位妇女悟性这么高,真是一点就透,朴实的语言,真诚的夫妻感情实在难得。我急忙把她搀扶起来,请她听妙法老和尚开示。

师父也有些激动,说话的声音有点发颤:“你刚才的哭诉就是真正的忏悔,回去也要让你丈夫好好忏悔,今后绝对不可再杀生。去寺院请一部《地藏经》,为你丈夫杀害的鸡念四十九遍,回向给他们,最好让你丈夫自己也能念《地藏经》。关于偷杀的那只鸡,它是鸡中之王。是不是杀了那只鸡后你丈夫就有了头痛的毛病?”

章妻想了想,肯定地说:“是, 是。还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头痛,好两天,坏两天,吃什么药也不顶事。”

“那只鸡始终站在你丈夫头上,鸡的两爪时不时抓进他的头皮,有时还用嘴叨你丈夫的脑门,能不疼吗?给这只公鸡在寺院里立个牌位,你们也为它念七遍《地藏经》,再加上僧人助你们超度,它可能超生天上,成为一只凤凰。”

“师父,我们识字不多,念不下来怎么办?”

“念经是救你丈夫命的,对你也有很大好处,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找人问嘛。实在不会念,可以花钱请人念,但总不如自己念好,功德都是自己的。注意超度期间,应断一切荤腥,所有的肉食,葱、蒜、韭菜,酒和香烟,最好一律戒掉。因为用腥臭的嘴念经,就不会有天人、鬼神等众来听,众生不能受益,也是对佛法的不恭敬。你还有何功德?鸡如果超度不走,你丈夫的病就不可能好。如果能守戒,佛菩萨一定会加持你们的。”

章妻又问:“我丈夫现在已报病危,随时都可能死,念经是不是来不及了?”

妙法老和尚回答:“你丈夫如果不杀那么多鸡,寿命本不当尽,杀生减寿嘛。因为刚才你发自内心的忏悔,已有转机。真诚的忏悔能够消除罪业,你丈夫如果也能真心忏悔,念经念佛,一定会转危为安,要抓紧喽。”

章妻回到医院后,发现她丈夫竟奇迹般地坐在床上。

一问才知道,刚才他一下子吐了两个半痰桶的白痰,胸口不敝得慌了,这是病重以来第一次自己吐痰啊!章妻异常兴奋,把巧遇妙法老和尚的事悄悄向丈夫说了一遍,丈夫也是又惊又喜。第二天便决定出院回家了,她们对医院说:“反正你们也没法治了呗!”

……

没过多久,这个本来要死的肺癌病人,竟然奇迹般地出现在自家的大门口,修起了自行车,引来本村许多人围观询问。后来下雨房子漏了,他又爬上房补漏,让村民惊诧不已。

 

厂里有的,我家都有

一天下午,一位五十多岁,工人师傅模样的人在一位老居士的带领下,来拜见妙法老和尚。他像老相识一样,一进门就笑呵呵抱拳拱手,冲着师父鞠了三个躬,也没等让坐就回身坐了下来。一看就知是个爽快人。

师父问他:“是不是因为腰疼才来的呀?”

他有点惊奇:“师父您真神了,我还没说您就知道了。”说着站起身,背向师父撩开了后背的衣服:“您看我的腰”。

他腰上扣着一圈用机器上的平板轮带制作的,约十五公分宽的护腰。

他坐下后接着说:“我带这东西快十年了,医院说是腰肌劳损。这种病吃药打针都没啥效果,只能靠这护腰护着点,否则连腰都直不起。冬天春天还好一点,到了夏天受的罪就别提了,这全是我年轻时干活不要命累的。听我这位老朋友说,您是位活菩萨,求您救救我吧!您要是把我的腰治好喽,我天天给您烧香,一天磕一百个头都行。”说罢又冲师父抱了抱拳。

妙法老和尚笑了笑说:“我一不是菩萨,二不会治病。我要是菩萨,咱俩还能坐在这儿说话?如果我会治病,我应该去医院里应诊。你的病好与不好,决定权在你自己。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

嘛。现在我问你,要是让你戒烟、戒酒,戒偷盗,再把肉也戒掉,你能做到吗?”

“只要我的病能好,叫我戒什么都行。可是我没有偷,也没有盗呀!”

“你的腰除了有疼痛感外,是不是感觉很沉重?”

“对,好像腰上压着几十斤重的东西。”

“你偷没偷过单位的铁合页、螺丝、钉子?都是整盒装的。”

他一下子怔住了。稍后,点点头说:“有这回事,我是单位的钳工。近水楼台先得月嘛,现在谁不沾点国家的便宜,可这能算偷吗?连我们厂长也没少往家拿东西。”

“把国家的财产拿回家不是偷盗是什么?你是正大光明拿走的吗?是不是装在空饭盒里往厂外带呀?”妙法老和尚口气不无严厉。

这一问可把这位工人师傅吓住了,瞪着一双大眼盯着师父说不出话来。

“不光这几样。还有钳子、螺丝刀、铁丝。你还用厂里的白铁打自家的烟筒、做土簸箕,用盘条做炉通、火筷子、火钩子,还有……”

他突然打断妙法老和尚的话说:“师父,您别讲了,厂里有的,我家都有。不过,您是怎么知道的?”

“就是它们压得你直不起腰啊!”

再看这位工人师傅,已没有了刚进来时的豪爽。我突然觉得这书房倒有点像公安局的审讯室。你看他可怜巴巴的,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他小声说:“我拿走的东西并不都是自己用,也没有卖掉换钱花,大都送给亲朋、邻居了。老百姓工资都不高,反正是公家的呗,不拿白不拿。我是钳工,有点手艺,会干点活,和仓库保管员互通个有无,帮个忙呗,这在厂里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根本没觉得这是偷盗。今天听师父这么一讲,如同晴天打雷一样,把我给震住了!真是老天有眼哪!我偷的东西怎么您都知道?它们又怎么都压在我的腰上?这真叫恶有恶报!我说这些年怎么越治病越重呢,还不是东西越偷越多造成的。今天我算明白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这句话是真的啊!我现在就向您保证,从今天开始,决不再抽烟、喝酒、吃肉了。决不再贪国家一点便宜了。我这个人从来说话算话,明天我就去请佛像供起来。师父,我该买点什么佛书看好,真恨自己为什么不早几年信佛呢?那该少做多少坏事啊。”

我真没想到这个人悟性这么高,听着他自己这番悔过般的表白,我心里可以说是法喜充满,看得出师父也是同样的高兴。

我说:“我送你一些佛教书籍先看着,你还可以去寺院的佛经流通处去请。”

他谢过后又问:“我以前拿过厂里那么多东西怎么办?要不,我折成钱还回去?”

妙法老和尚说:“你要是这样去还,麻烦可就大了。心里知道忏悔,罪因也就消除了。至于向厂里还债,可以采取义务为厂里多做贡献的办法去补偿。同时,要多向你身边的亲朋现身说法,使他们也能不再贪占国家的财产。这就是知过必改,既知即行,一定可以将功补过。”

临走时,他双手捧着一摞佛书郑重地对妙法老和尚说:“您等着瞧好吧,我要是不变一个人,就对不起您。”

半月后,他又来了一趟。进门就在我家佛像前叩头,站起来后,他撩开衣服给我看??护腰没有了。

还没等我问,他就快言快语地说:“我从这回去就觉得病好了一大半,我把答应妙法师父的事一一照办了。原先的酒柜我重新油了一遍漆,改成了佛台和经书柜,并请来了观音像。现在,我每天都看经书,佛经讲得实在是太好了!如今我是心宽了、气顺了、病也好了!这些日子我们家天天像过年一样高兴,真感谢妙法师父啊。”

我听后打心眼儿里为他高兴,这位老兄真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

 

恐黑症

一天,一位四十开外的女居士在她先生的陪同下来拜见妙法老和尚。她说自己从小开始,一到天黑就害怕,没有开着灯的房间根本不敢进。所以,快到天黑时她会把家里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不然天黑之后,她连进屋开灯的勇气都没有。即使这样,如果有东西滚落在床下或家俱下面,她也不敢伸手到黑影里捡,因为她只要一见到黑暗就毛骨悚然。从小到大,跑过多家医院,见过许多专家,都是花了钱问不个病因来。一直也就无法治愈,很是苦恼。

师父说她的前生是个男人,家里穷得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在他们村的村口,住着一户善良人家。一到没有月亮的晚上,这家人会将一只油灯挂在门外,用来给夜行人照路,免得行人因看不清路而害怕;同时在黑夜里也向路人指示村子的位置。这个人因贫穷而起盗心,经常在深夜时将油灯里的油偷走。油灯熄灭后,夜行人就会心生恐惧,辨不清方向。如是因如是果,今生她就会患上恐黑症。

这位女居士听后深信不疑,不过她担心前生种的因,现在还能不能治好。师父告诉她,这段因果说破了也就了啦,这也是你今生念经念佛的感应。如同你长了个疖子,等熟透了,就该挤破了。妙法老和尚又叮嘱她拜七部《梁皇宝忏》忏悔罪业。女居士心悦诚服的离去了。

 

暴殄天物,罪莫大焉

某报社的女记者,曾多次聆听妙法老和尚为求医者解说佛法,开示病因。一日,她请教师父:自己患胃病数年,治疗不见效果,是否也是上一辈子做过什么坏事?

师父问她:“你是不是不喜欢吃馒头的皮儿,每次都把它撕下来扔掉?”

女记者惊讶地说:“噢,师父,确实如此。我从小就不喜欢吃馒头皮儿。这也有罪呀?”

师父笑着说:“你都把馒头皮儿扔到自己胃里去了,久而发酵,能不痛吗?要知道,‘暴殄天物,罪莫大焉’。粮食和蔬菜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就是让人们食用裹腹,可是你却因为不喜欢吃而浪费了。要知道今天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每天吃不饱肚子,甚至饿死。你应该感到惭愧才是。再者,许多国家都有在垃圾箱捡食物吃的人,发达国家也不例外。这些人都是因为前世浪费粮食、糟蹋食物,才有今天的果报。前世扔掉的,今生还要再捡回来吃。要警觉了!”

女记者不无惭愧地问:“我应该怎么样办呢,师父?”

“生忏悔心,今后不要再浪费食物,你的病慢慢就会好的。”

女记者又问:“我也拜《梁皇宝忏》好吗?”

“很好。”师父满意的笑了。

 

物尽其用

“阿弥陀佛!师父,我们是远道来华观光的佛教徒。我身边这位小姐讲不好华语,让我代她请问。她说自己也有胃病,药物治疗不见效果,可是她没有浪费过食品。请师父指教。”

妙法老和尚慈祥地看着这位远道女弟子说:“你不浪费粮食,很好,可是你却浪费纸张。你写东西时,只要觉得某句话不满意,或是哪个字母没写好,就会把这张纸一团,丢进字纸篓里。再有,你用餐时浪费的餐巾纸特别多。吃一顿饭用一张餐巾纸足够了,你却是每擦一次嘴或手,就用一张餐巾纸,实在是浪费。要物尽其用,不可浪费。你如果知错,改了这个坏习惯,胃病就会康复。”

女居士连连点头。

 

牙签虽小,不予不取

“师父,我皈依三十多年了,从没浪费过任何东西,也不敢做一丁点错因果的事。可是最近两年胃里总是有针扎一样的感觉,去医院检查,还说我的胃象年青人一样好。不知我造了什么业,麻烦师父也给我看看。”

妙法老和尚笑着说:“我今天开了个胃病专科门诊,生意很兴隆。”大家都笑了起来。

师父接着说:“你这几年,每到吃过饭都要用牙签剔牙吧?”

“是的,我的牙齿有了缝隙,吃过饭后要用牙签剔一剔。”

“你常去外边餐馆吃饭是吧?”师父又问。

“是的。”

“饭后剔过牙,临走时,你是不是还要从牙签筒里捏上几根牙签带走啊?”

老居士显得很惊讶:“我和老伴每次在外边用餐都要花上一、二十元,我用几根牙签也有罪呀?”

“是啊,牙签是免费提供给客人就餐时使用的,你就是一次吃饭花一、二百元,也不可以随便多拿牙签带回去使用,除非你和服务员打过招呼。不打招呼就拿走,虽不属偷窃,却是贪心。尽管这个贪心小而又小,谁看到也不会责怪你,可是你是发菩提心的老居士,‘不予不取,一草一木不可贪得’这个道理,修菩萨行的人不可不明白。现在你懂了吗?”

此时,老居士法喜充满,高兴的说:“懂了,师父。”

妙法老和尚接着说:“对一个修菩萨行的人来说,举心动念很重要。因为多拿几颗牙签而胃不舒服,这实际上也是佛菩萨对你的加持,防微杜渐,助你今生修成正果。正所谓‘於虚空中转微细惑,在微尘里转大法轮’。明白了道理,病也就不存在了。”

 

奴隶主的果报

几年前,我曾到某国访友,朋友一家特意邀请我到某地有名的乐园观光。进大门没走多远,就有一辆古典式的豪华马车刚好停在我们面前。我被那匹纯白色的,体态健美的高头大马所吸引。它有着素缎般光洁的皮毛和雪岭一样耸立的马鬃,全身还披挂着金灿灿的鞍饰,在加州明媚的阳光下显得那样的气宇不凡。它会沿着固定路线拉着游客,边饱览迷人的风光,边体会贵族般的享受。我们不打算上车,目送着这匹俊马矫健地拉车离去。

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我们一行人尽兴而归。当临近大门时,又见到那匹洋马依旧在拉送游客。可是此时,它已没有了早晨的神采,耷拉着脑袋,迈着碎步,显得少气无力。我看了看表,从早晨到现在至少十二个小时了,看它累的那个样子,真让人心疼。我不由得想,这匹马的前世究竟种了什么因,生得这么俊美,却在此整天地拉车。这一天该有多少游人让它负重啊,一年要有多少呢?难道它前生会欠下那么多人的债吗?

我回国后特地为此事请教妙法老和尚,没想到却引出了师父一番精彩的开示:

“这匹马在过去世曾经是一个白人奴隶主,在他的庄园里有一百多黑人奴隶为他工作。奴隶们受尽了奴隶主的欺凌压榨。奴隶主死后曾堕入地狱受报,地狱报尽,现在又沦入畜牲道,投生为马。俊美的外型,强健的体魄却使它成为赚钱的工具,饱受奴役之苦。尽管前生被他欺压的奴隶只有一百多个,但是因为他凶残地奴役和虐待黑人,这不仅是对那些奴隶犯下了可耻的罪行,更是对人性的践踏,是对全人类犯下了罪行。所以,如今它要任人驱使、乘座,日复一日,不得休息,这是它应得的果报。他罪孽深重,不知还要当牛做马多少次。就是将来再转生为人,也是贫穷卑下,苦不堪言。”

我听后心里象打反了五味瓶,原来可爱又可怜的大洋马竟有着这么不光彩的过去。我暗暗想着一定要多念《地藏经》回向给大洋马,助它早日赎清罪孽,脱离苦海;同时还要念佛超度那些奴隶,平息他们的冲天怨气。

这时,一直在旁边听讲的马来西亚郝居士突然问道:“师父,我们家在香港时曾养过一条叫温尼的小狗,它从小就陪伴我。我们全家皈依吃素之后,这条狗非常有灵性,不久之后也不吃肉食了,这令全家人都非常开心。我们家移居马来西亚后的第二年,‘温尼’老死了,我们非常伤心,我母亲还特意在寺院给它立了个往生牌位,并专门作法事超度它。不知‘温尼’现在有没有往生善道?求师父也帮我观察一下好吗?”

沉默片刻,师父答道:“狗因为生前在你家听经吃素,死后又有你们为它诵经超度,所以已经转世为人。现在也在马来西亚,是一个十七岁的美丽女孩。”

听完妙法老和尚的话,郝居士好像陷入了思索,突然她惊喜的喊道:“‘温尼’刚好死了十七年了耶!师父,您真是厉害!您告诉我,这个女孩现在住在哪里,叫什么名子?我真想马上见到她!”

师父和在场的人都笑了。

我问郝居士:“如果你找到她,说什么呢?告诉她,‘你是我们家从前养的一条狗’吗?她不打你才怪呢!”

郝居士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师父慈祥地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也许有一天她会和你们相遇,一见如故,并会加倍报答你们的。老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所以我们今天的同事、邻里、朋友、亲眷,甚至包括仇人,都是我们多生以来的有缘人。因此,我们要广结善缘,解除孽缘,才可在天地间长存一团和气,保有一片吉祥……”

师父就是这样慈悲,善于观机逗教。这次的拜访又令我获益匪浅。

 

亡父求子超度

某医院的黄医生突然患了一种怪病,天一黑他就两眼发直,也不讲话,也不睡觉,而且拳打脚踢,天一亮又一切正常。听说先后有六位专家来给他看过病,均束手无策。其妻也曾试图找当时流行的气功治疗,可黄医生不信,根本不去。

后来,黄医生的妻子遇到了热心的李老师,而李老师曾在我家见过妙法老和尚,故建议黄妻求妙法老和尚给看一看。黄妻说他先生连气功都不信,更不会找和尚看了,他先生认为那都是迷信。没想到回家后她试探地对黄医生说到此事时,黄医生竟瞪大眼睛急切地问:“你说叫什么和尚?”当妻子说叫妙法老和尚后,他竟迫不及待地想跟李老师联系,还说他要拜老和尚为师。

几天后,我与李老师陪黄医生夫妻乘车天黑前赶到了五台山,拜见了妙法老和尚。因为我提前打来了电话,师父早有准备。

“你父亲是不是去世了?”

黄妻代他答到:“去世快两年了。”

师父又问:“他是不是还有两个哥哥,而他父亲最喜欢他!”

因为天已经黑了,黄医生此时两眼发直,一直没讲话。

黄妻回答说:“师父您说的真对,他们家在农村,他是当兵转业时留在城市的。从小,父亲就最喜欢他。”

“其父生前杀业较重,死后在恶道受苦,知其子有佛缘能解救自己,曾托梦给他,可他却不信。所以,为离苦海,不得已采取附体的方法逼着他来求助于佛门。你们看,他现在的眼神是不是比较正常了?”师父不紧不慢地说。

大家再看黄医生时,他脸上已泛出红润,两只大眼睛已不再是直愣愣的了。

师父又接着说:“等一下你们先带他到大殿拜佛。明天,在地藏殿给他的父亲立个超度牌位,借助僧人念经的力量,他父亲会离苦得乐的。”

突然,只见黄医生跪在妙法老和尚面前腼腆但却坚定地说:“我要拜您为师,请您收下我吧!”

黄妻闻言显得有点着急,不知如何是好。

只听师父微笑着说:“好啊,你就作个佛门在家弟子吧。”

待我向黄妻讲明什么是在家弟子后,她松了口气,她还以为丈夫要出家呢!

和师父告辞后,我们将带来的供品摆在大殿的供桌上,一起拜了佛。当夜住在寺外的招待所里,折腾了半年多的黄医生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

现在的黄医生,早已是个“老修行”了。当别人赞扬他时,一向寡言少语的他,会涨红脸对人说:“我这是因祸得福啊!”

 

奇特的病因

一位六十多岁的女居士请问妙法老和尚,说自己几十年来总感到心口憋气,去了许多医院就是查不出病。中药西药她吃了不知多少也没有效果,索性也就不治了。听了师父讲的佛法,十分相信,求师父给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也造过什么业才得了这个毛病。

妙法老和尚问:“你以前在农村住吧?”

“我原来是农村人,后随丈夫从部队转业迁到了城市。”

“你在农村时,家里灶台上方的房顶上是不是有个燕子窝被你给捅掉了?”

“是的,有这回事。燕子窝搭在锅的上方,多脏啊!我用棍子把它捅下来了。”

“后来怎么样了?”

“燕子回来后发现窝不见了,气恼地在灶间里飞上飞下,又在房前盘旋鸣叫了好久才不知去向。”

妙法老和尚开示说:“你本可以采用其它办法让燕子挪个窝儿,却粗暴的让它们突然失去了住处,无家可归。佛教宣传‘众生平等’的思想,当今社会不也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吗’?扰害生灵是你心口憋气的原因之一。”

女居士如梦方醒,点头称是。

师父又问:“你这个人很节俭,知道惜财惜物。你走在马路上,如果见到被人扔掉的易拉罐或其它废品,都会捡回来,积多了卖钱,有这样的事吗?”

女居士反问到:“我不偷不抢,捡点废品卖几个钱也有罪吗?”

“我没有说你有罪。依你的家境看,生活是宽裕的。应当将那些废品留给生活真有困难的人去捡。生活不困难,却去捡这点小财,就是贪心。学佛之人‘慈悲喜舍’一刻也不可忘记,不知你是否赞成我讲的道理?”

女居士不无惭愧地说:“师父说的对!我只是想东西既然是别人丢弃的,又可以卖钱,不捡白不捡,没有考虑那么多,今后决不捡了。”

妙法老和尚笑了:“你犯的过失虽小,但一样障碍了你清净地修行,所以气路不通畅。现在感觉好些吗?”

女居士稍一体会就喜形于色地说:“哎呀,我真的好啦!全身都轻松,喘气也痛快多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