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蒋介石是合格的领袖吗? -- 雨夫

共:💬14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与时俱进,读“十六大”后的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

1937年7月~1945年9月,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中国单独对日作战计有四年半时间。到1941年12月8日,日军袭击珍珠港,对美、英开战,中日之间的战争,始演变为太平洋战争。中国乃与美、英并肩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投降为止。

抗战前的中日状况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后,日本又在淞沪和长城进行武装侵略。复在华北制造“特殊化”,终于在1937年发动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时,中日两国国力对比悬殊。日本是帝国主义的五大强国之一,轻重工业相当发达,陆海军在质量与装备上占绝对优势。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工业落后,生产力薄弱,军事装备差。中国依靠的是军队及民众的高昂士气,以血肉之躯,与侵华日军拼斗。

国共合作抗日御侮

1937年7月7~8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于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附近发动卢沟桥事变。事变爆发之日,正值国共两党商谈团结抗日之时。中共中央即于8日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军的侵略,国共两党合作抵抗日军的新进攻。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蒋介石 电令第二十九军就地抵抗。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抗战到底。”8月13日,日军突然向上海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 淞沪会战 遂告爆发。15日,蒋介石下达总动员令,将全国临战地区划分为5个战区,并将大批主力部队调往上海方面。25日,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0月12日,南方8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改编后,立即开赴华北、华中敌后作战。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 中国共产党 在全国的合法地位,结成了以 国共合作 为基础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此前后,国民党的军事政治机构也作了某些调整,任命 朱德 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聘任 周恩来 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等等。同时,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必须发动全民参加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1938年5月, 毛泽东 作了 《论持久战》 讲演,论证了抗战必然持久,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

抗战初期,国民党可使用于第一线的兵力约100万,全部投入正面战场,确保了重要阵地与地区,消耗疲惫日军有限之兵力,粉碎其“速战速决”战略,从而迫日军于平津、津浦、平绥、平汉、太原等地会战,并且迫使日军增兵上海,日军被迫从由北向南的作战改为自东向西,乃有4个月的京沪会战,3个月又25天的徐州会战,4个月又23天的武汉会战。在一系列会战中,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等壮烈殉国。为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八路军 、 新四军 积极开展敌后抗战。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晋北平型关首战告捷,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胜利。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民主根据地。

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军队对日军之攻势,采取战略防御的方针,在作有限度的抵抗消耗疲惫日军之后转移后撤。在16个月的时间内,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青岛、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主要城市,蹂躏了东半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但中国的抗战打破了日军挟其优势军备进行连续不断之攻击、迅速歼灭中国野战军、夺取战略要地、迫中国屈服的企图,宣告了日本“速战速决”政策的破产,粉碎了它“三 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国的抗战以空间换取时间,扩大战场,分散敌人兵力,消耗敌人战斗力,从而达到阻止敌人前进及建设长期抗战力量之目的。

战略相持阶段的开始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以后,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由于战线延长、兵力分散、预备兵源枯竭,以及国内财政经济困难,被迫改变侵华的方针和策略。在政治上,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企图引诱国民政府降日反共,从而达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在经济上,加紧掠夺占领区资财,建立所谓“长期自给体制”,以克服财经困难,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在军事上,日军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改取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对侵华兵力部署进行调整,在南京成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侵华日军(不含关东军)。为了对国民政府施加压力,继续向正面战场发动了南昌、随枣、长沙(两次)、桂南、豫南、上高、晋南等次战役,但除了占领海南岛、南昌、晋南外,其他地区并无进展。自1939年起,日本陆海航空队不断向中国战略的重要目标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衡阳等地实施战略轰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与此同时,日军为保住占领区,集中兵力企图首先摧毁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尔后分散兵力占领要地建立据点,逐步削弱并最后消灭八路军。他们在大量伪军配合下,实行三光政策,肆意杀害无辜群众,但八路军在广大群众支援下,艰苦奋战,牵制了日军主力部队,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由于中国军民的顽强抗击,使日军的进攻没有收到歼灭性的效果,而中国抗战所面临的许多艰险局面也逐一度过。

随着日本侵华方针的转变,国民党内以 汪精卫 为首的亲日派分子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组织伪军。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主要当权派,虽然继续抗战,但已由抗战初期的联共抗日,转向防共抗日。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虽然继续部署对日抗战,但同时制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通过“整理党务”的决定,设立“防共委员会”。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长期进行包围封锁,不断制造反共摩擦。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的 皖南事变 ,对抗战事业造成重大损害。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关头,不断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长期合作来支持长期战争,贯彻独立自主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进一步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日军多次围攻和“扫荡”。特别是1940年8~12月进行的 百团大战 ,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同时,领导根据地军民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到1940年底,八路军、新四军等已发展到50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人口达1亿多,成为坚持长期抗战的中坚力量。

中国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主要战场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日本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8日,美国、英国对日本宣战;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同时声明对德、意两国处于战争状态。 太平洋战争 爆发。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对轴心国共同行动的宣言,结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次日,蒋介石接受同盟国的推举,担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指挥本战区的盟军共同对敌作战。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中国作为主要战场,钳制了日军的60兵力。中国军队为了配合美、英军的对日作战,进行了第三次 长沙会战 ,使日军遭受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一次大失败。同年3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国守军告急,中国以陆军第五、第六、第六十六军组成 中国远征军 入缅作战,以 重大的伤亡及几年的艰苦作战,终于配合盟军将日军赶出缅甸。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日军为了把中国占领区变成其稳定的战略后方和兵站基地,进行惨无人道的毁灭战和连续的“扫荡”,并构筑大量的封锁沟、封锁墙和公路网。由于日军的连续“扫荡”和摧残,加上华北地区连年灾荒,致使抗日根据地军民遇到极端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和实行了对敌斗争、精兵简政、统一领导、拥政爱民、发展生产、整顿三风等一系列正确政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出于牵制日军的战略需要,积极援助中国进行抗日战争,向国民政府提供了财政与物资援助,并废除了在华治外法权。1943年11月,美、英两国首脑还邀请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共同协商对德、日作战的计划,并发表了《开罗宣言》。由于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中国成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并且是联合国发起国之一。

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

1943年,在太平洋战场美军转入战略反攻。日本为了挽救其军事上的不利态势,于1944年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 豫湘桂战役 。结果国民党军大溃败,丢失了大片国土。西南大后方人心惶惶,为抗战以来未有的险恶局面。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一党专政,在经济上,官僚资本垄断操纵,致使大后方经济凋敝,通货膨胀,民不聊生。美国政府派遣P?J?赫尔利来华“调处”国共两党关系,致使中国的政治局势更加复杂化。

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从1943年夏秋开始在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中,逐步恢复和扩大根据地;从1944年起乘日军抽调力量于太平洋战场和实施打通大陆交通线之际,向日军展开了局部反攻。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同年5月5~21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确定的路线,仍然是一条坚持独裁、抵制联合政府、抢夺胜利果实、准备内战的路线。两个大会表明了国共两党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两种不同立场和态度,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和革命的发展。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3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向中国东北日军占领区进军。中国军队积极配合盟军的攻势,进行了全面大反攻,日本终于在8月15日正式宣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签署了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中国军民在8年抗战中,承受了最大的民族牺牲,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从关内骗招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8年中,中国的持久抗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歼灭日伪军170余万人。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共1283万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它是中国各族人民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壮烈光辉的篇章。1995年9月3日北京举行纪念大会,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