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普通农民土地私有化观 -- 蒜末菱角藤

共:💬91 🌺332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简单回几句吧

归根结底,大多数中国农民要改变经济命运不可能指望土地,这点来说其实yuanap的话叫做话糙理不糙,私有化或者不私有化都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

首先,不可能所有人都通过种植业致富,人均耕地数在那里,粮食价格翻十倍,没有剪刀差了,农民人均也就一年挣个人均一两万块钱,不考虑通胀,你满意么?而且,这其实根本不可能,因为粮食价格根本不可能翻十倍,看国际粮价就知道了。当然,这个比现在要好,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有真正解决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要不是工业化国家(土地集中到部分农民手里,其他人到城市讨生活)要不土地极为丰富。更不用说大部分发达国家农业还有补贴。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国农民部分农民致富是可能的,所有农民想要种地致富是不可能的。

农民要通过土地致富,现阶段甚至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之类,只可能通过将土地转为非农用途,商业或者工业开发,具体的实现途径有很多种,这个过程中也肯定存在很多利益博弈,不公平的现象一定很多。私有化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或者换个问法,私有化能否增强农民的博弈能力?我个人的看法是不能。周其仁,北大教授,认为是能的。我认为这是书斋里的看法,对于学者来说,私有化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因为“理论上”说起来,私有化了之后农民对于土地有完全的处置权,那么土地流转产生的利益“理论上”应该归农民所有。这些听起来都很好,问题是所有的这些“理论上”都是需要条件的,而这些条件的达成在目前的中国非常困难。最简单的,农民如何知道土地适当的定价?这需要很多的能力以及信息,无疑与开放商相比,农民能力和信息的掌控都处于弱势地位。而现在土地集体所有,而且处于承包制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除非通过变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那么至少集体依然掌握着土地,集体来说议价能力较强,而且至少农民依然对于土地的使用保有发言权,非法征地和不合理补偿等等农民至少是有诉求空间的,在既存的框架内,例如通过加强对于村委会等的监控,农民是能够较为公平地实现土地收益的再分配的。当然,基层政权的腐败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地方并没有实现对于村委会这样基层干部的监督和问责,问题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都不能通过私有化土地解决。

关于对于土地使用权的渴望,想变成长久的完全可以理解。我们家也是农村的,我也希望如此。但是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是个社会保险,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实现,这个保险其实对于全社会来说真是伟大的创造。你去打工或者任何途径去城市,站稳脚跟了当然很好,站不稳了还可以回家养活自己,这就是土地现在根本的功能,这一功能在目前来说还不能放弃。私有化实际上会使这一功能失效,肯定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无产者,最终影响社会稳定,而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好事。也许十年二十年之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来,我们就可以私有化了。但是即便如此,私有化之后也会产生输家和赢家,土地集中不可避免(从生产效率的角度来讲未必是坏事),到时候怀念现在这个日子的人不会少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