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是忠臣,还是权臣--闲谈霍光 -- 曹仲德

共:💬27 🌺1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是忠臣,还是权臣--闲谈霍光

霍光无疑是个权利欲望很强的人,田千秋处相位十二年,“终不肯有所言”,而霍光“以此重之”,对田千秋优礼有加。为什么他喜欢一个钳口不言的木偶宰相呢,正是因为他自己喜欢大全独揽的缘故。

田千秋死了后王(言斤)为相,不到一年也死了,然后杨敞蔡义踵继其后,杨敞原为霍光幕僚,无才无功,当初霍光把他提拔为搜粟都尉时就被弹劾为任用私人,至此竟登相位。蔡义也是出于霍光幕府,八十多岁当宰相,路都走不稳,要两个人左右扶持才能行动。大家都说霍光用了这么老朽不堪的一个人当宰相,那是想自己独断的缘故,霍光解释说,蔡义是汉昭帝的老师,为帝王师者当为宰相,所以我用他为宰相。实际上汉朝最讲究“宰相起于州部”,哪有教过皇帝几天书就当宰相的道理,联系一下田千秋钳口不言而霍光很欣赏的事,就知道所谓“为帝王师当为宰相"云云都不是霍光的心里话,霍光的想法正如大家所指出的,只想着自己独断。

而从杨敞和蔡义都由霍光故吏为宰相又可以扯出来另一个话题,就是霍光的任用私人,当时的朝廷公卿出于霍光幕府的很是不少,都很受霍光关照,除了前面说过的杨敞外,杜延年和田延年也都是很好的例子。

霍光的亲属也布满朝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禁军的将领,霍光子霍禹,中郎将;兄孙霍云,中郎将;霍云弟霍山,奉车都尉,领胡、越兵;女婿邓广汉,长乐宫卫尉(长乐宫太后居处);女婿范明友,未央宫卫尉(未央宫天子居处);女婿任胜,羽林监;女婿赵平,骑都尉将屯兵。从历史传统来看,一家大小都来给皇帝当侍卫官,对于皇帝来说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禁军将领之外的霍光其他远房亲属也往往有侍中或者给事中或者散骑的加官,随时可以出入宫禁,连霍光的女儿和夫人,也都在长信宫宫人名籍上挂了名,有空就可来皇宫溜达一圈,有时候甚至半夜开宫门出入,汉代制度很重禁省,在禁省中和皇帝说的话如果外泄,都是要治罪的,赵充国的儿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汉宣帝被处死的。而霍家在禁省中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搞得皇宫中犹如家里的菜园子一般。后来霍光的夫人很容易的找人毒死了当时的皇后许平君,应该说和这个的关系很大。所以当霍氏谋反事泄时,金安上首先通知皇宫诸门,不准让霍家人进来,单单因为这点,就被宣帝认为立了大功,加封为列侯。

这个金安上是从前和霍光一起接受汉武帝遗诏辅政的金日??的儿子,金日??死得早,当时金安上和哥哥金赏都才八九岁,和汉昭帝关系很好,金赏是嗣子,金日??的列侯由他继承,金安上则没有封爵。汉昭帝看两个小伙伴贵贱不均,就找霍光叫他也封金安上为侯,霍光不肯,说我们汉朝的制度,有功才能封侯。大家都说这事霍光做的公正,是爱惜国家名器。我说不然,金日??还没死的时候,两个八九岁的小孩子一个是侍中奉车都尉,一个是侍中驸马都尉,恰好是霍光和金日??辅政前的官职,封官之滥如此,这时不见他爱惜国家名器,金日??才死,他就爱惜起国家名器来了。而金安上从霍家手头失去了一个列侯,终于还是在在霍家手上捞了回来,这可作一个趣谈。

桑弘羊和霍光的矛盾起源也在于为子弟求官霍光不肯上面,《汉书》单单叙述这事,不把背景提出来,搞得似乎是桑弘羊私心自用闹的事,霍光爱惜国家名器,没什么问题,这样写是很不公允的。实际上我们看当时桑弘羊之外的四个辅政大臣的子弟,哪个没靠父亲弄官当,霍光自己和上官桀不用说了,田千秋女婿为少府,俩儿子一个函谷关都尉,一个武库令,金日??俩儿子八九岁就做了比二千石的官,桑弘羊的儿子桑迁好歹还通经,为什么不应该给个官做呢?

我在这里不是宣传老子执政儿子当大官是应该的,而是说凡事都应该有个规矩,即使是坏的规矩也比没有规矩强,你不能对这人按一种标准,对另外一人又按另一种来。这边才扮完红脸,那边立马扮白脸,这样即使有说得通的道理,终究还是掩护私心的工具。

在这里还可以举第三个例子,汉宣帝要求霍光给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封侯,霍光不肯,什么理由呢,因为许广汉是个宦官,不肯加爵位给刑余之人,这道理看似也说得通。但要知道汉代三百年是有给皇后父亲封侯的惯例的,同样的,公主也必须由列侯来娶,这是天子嫁娶不由寒门的意思。可能对这段历史熟悉一点的朋友都知道,这事的真正原因就是汉宣帝没立霍光的女儿当皇帝,而立了民间故妻许后,所以霍光对许家不怎么感冒,这道理汉宣帝也懂,所以他并没有跟霍光顶撞,而是等霍光一死就加封许广汉为平恩侯。

洪迈写《容斋随笔》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说田广明讨益州夷,斩首三万,军功这么大,却没得到侯封,这可以用霍光着重修养生息,不愿赏军功导致边将贪功开衅来解释,而范明友讨乌桓却封为列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范明友是霍光女婿的缘故。

汉武帝当初托政给霍光他们,是因为汉昭帝年纪小不能理事,那么当汉昭帝成年过后霍光应该把权力交还给汉昭帝是自然的道理,但汉昭帝成年后,霍光并没有还政给他的意思,这个在十四岁的时候曾拯救了霍光政治生涯的天才儿童,甚至连在深宫中接近宫女都不得自由。霍光希望自己的外孙女能专宠椒房,害怕其他宫女为汉昭帝生下一个跟霍家没有关系的儿子。所以让宫女们都改穿缝裆裤(所谓“穷裤”),不让汉昭帝临幸。汉昭帝死的时候没留下后嗣,霍光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后来任宣对霍禹回忆当年的光辉岁月时说:“大将军时何可复行!持国权柄,杀生在手中。廷尉李种、王平、左冯翊贾胜胡及车丞相女婿少府徐仁皆坐逆将军意下狱死。史乐成小家子得幸将军,至九卿封侯。百官以下但事冯子都、王子方等,视丞相亡如也……”

这里说的冯子都王子方是霍光的家奴,霍家的奴才是很厉害的,有次他们和御史大夫魏相家的奴才闹了矛盾,于是径直跑魏相的御史大夫府去踢场子,要知道御史大夫府是当时国家外朝最重要的机构之一,仅次于丞相府,霍家奴才嚣张如此,但大家都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最后是御史出面磕头才让他们怏怏离去。这还是霍光死后的事,如果是霍光生前,估计他们去踢了丞相府可能也不是什么奇闻,任宣说大家把他们看得比丞相还重要,这不是夸张。

汉昭帝死了过后,大家都说立广陵王,霍光不肯,要找汉武帝的孙子辈昌邑王来当皇帝,这事摆在桌面上的理由是广陵王汉武帝所不用,现在也不能用。桌面下倒可能有这么一条理由,如果汉武帝的儿子辈如广陵王即位,则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必将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事实上这种顾虑就曾被曹魏时的一个跟他处境相同的皇太后摆桌面上说过。

霍光跟汉宣帝两人联合演了一出权臣与英主的样板戏,霍光在的时候,汉宣帝一切政事都委任霍光,一副倾心相信的模样;霍光要死的时候,汉宣帝去看望,哭的一塌糊涂;霍光说我还有个心愿未了,希望能封霍山为侯,汉宣帝马上照办还买一送二,搭上个右将军给霍禹;霍光终于安心的去了,汉宣帝给他办了个西汉臣子仅有的大排场。结果还没过三年,宣帝就抄了霍光的家。杀了几千家跟霍家有关系的人,杀得人人害怕,汉宣帝要让张安世接霍光的班,张安世死也不肯,最后实在推不过,做了个大司马车骑将军,终汉宣帝一世,有大司马车骑将军,有大司马前将军,但霍光做过的大司马大将军,是无论如何再也没人做的了。

但是霍光还是个大忠臣,做坏事的只是他的家庭,因为如果霍光不是忠臣的话,汉宣帝自己的合法性就很可疑了。正因为霍光只能是忠臣,所以霍光做的一些不怎么好的事,被转移到了他的同事或者家庭身上了,比如上官皇后五岁进宫配给九岁的昭帝,《汉书》就说是霍光反对这样干,说年龄太小,是上官桀积极活动把上官皇后弄进去的,实际上我们看霍光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同样是九岁大的金赏时,何尝以年龄太小为忌讳,而且霍光执政,上官桀不过能再他休沐出宫时代行一下权力,立皇后这样的大事,根本就没有可能绕过霍光的。实际上没有霍光的争只眼闭只眼,上官桀要给丁外人求个侯封都要碰钉子,更别说要背着霍光立皇后了。

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通宝推:笑任平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